第650章 韓魏易地(2 / 3)

兩千五百年前的文章?那時歐洲在幹嗎?他們還真不清楚。

在羅馬人於公園43年占據英格蘭之前,英倫三島,是沒有文字曆史的。

“這篇文章說什麼內容?”

“這塊玉……璧,也是兩千五百年前的?”

凱思立和艾文斯麗,幾乎是同時開口發問,麵對艾文斯麗的目瞪,凱文隻得聳聳肩,示意盧燦可以先回答女友的問題。

盧燦笑著搖搖頭,“這塊玉璧,製作時間是兩千年前,是中國的另一個朝代,也就是漢朝時製作的。”

“哇哦,那也夠久的,保存的真好!”對凱思立的謙讓,艾文斯麗很滿意,指指他,“現在您可以回答那小子的問題了!”

那小子?盧燦在心底為凱思立默哀一秒鍾,他找了個“野蠻女友”!

“這篇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呢……”

盧燦發現,對這幫外國人講述中國古代曆史,還真特麼是件難事,籌措片刻後,還是盡量簡化吧。

“這件事發生在戰國早期……”

“剛才我不是說,戰國時期有許多諸侯國家嗎?他們的爵位誰給封的呢?”

“是周王,也就是當時所有諸侯國共同的王!但這個王,沒有什麼實力,隻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話語被粗暴的打斷,是艾文斯麗,“那些諸侯國為什麼不推翻這個軟弱的王國?”

見大家的目光全部轉向自己,艾文斯麗連忙低頭,擺手,“對不起!我實在是好奇!”

盧燦思路被打斷,“那是因為諸侯國之間,勢力相互製約,他們需要有這樣一位王者,以大義的名分,來調和彼此的矛盾,賦予自己更多的聲望……”

盧燦心底默念一句,曆史專家莫扔磚,我就是糊弄一幫外國人。

“哦,懂了,他有點類似於中世紀之前的教皇……”

艾文斯麗一本正經的點頭,讓盧燦快吐血,這特麼是一回事嗎?

算了,不解釋了。再要解釋下去,自己就要給他們上很長時間的中國古代史。

“有些相似,但區別還是很大的。你暫且這麼理解吧。”

“當時,有幾個大諸侯國,勢力非常強大,譬如韓、趙、魏、楚等七個諸侯國,還有若幹個小諸侯國,在夾縫中生存。”

“戰國初年,韓趙魏等國忙活著吞並弱國、開疆拓土。一通亂戰之後,冷靜下來一瞅,大家的地盤犬牙交錯,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管理起來很不方便。”

“於是就商討交換土地,大家方便。”

“其中,韓國和魏國相鄰,他們也開始交換彼此的土地。”

“在這場換地盤的交易中,韓國占便宜,多得到兩個縣城的地皮……”

穿插一句:

真實版的韓魏易地——韓國將平丘(今封丘東)、戶牖(今蘭考北)、首垣(今長垣東北)及馳道(馬車交通線)給予魏國,魏國將軹道(太行山的交通要道,今濟源西北)及鹿(今湯陰南)給予韓國,史稱“韓魏易地”。

韓國並沒有占到便宜,周大臣樊餘之所以這樣告訴楚王——魏國為得到地利,甘願失土,是為了增加楚王的重視,好攛掇楚王出來破壞這件事。

凱思立撓頭張嘴,想要開口,盧燦連忙先說,免得被打斷思路。

“韓魏易地,嚴重挑釁了周王朝共主的權威,因此周朝大臣出使另一個諸侯國楚國,希望楚國出麵,阻止此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