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B公司提供的汽缸墊用乙的方法塗黏合劑漏油率約達43%;
⑤應根據汽缸墊產地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法塗黏合劑。
上述結果說明分別用操作方法和材料對數據進行分層,即一元分層,然後把每次的分層分析結果進行綜合,所得結論並不可靠。這是因為操作方法(即塗黏合劑方法)與材料之間存在交互作用,必須用二元方法進行分層。一般地,當影響因素取不同水平組合對問題有明顯作用時,一定要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來考慮對數據的分層,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以上例子告訴我們,分層方法選用不當,不但得不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完全錯誤的結論,因此,在運用分層法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專業知識與經驗,選用恰當的方法。
5.4排列圖法
排列圖法是一種通過數據資料的分析,尋找出重點和關鍵的方法。在質量管理過程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不分主次,平均分配資源,其結果是不但有限的資源沒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根本問題也得不到解決。應用排列圖法,可以幫助人們在眾多的質量問題中迅速找到重點問題,在產生質量問題的眾多原因中迅速找到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地運用排列圖法,對於提高質量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合理使用資源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排列圖法的主要工具是排列圖,能否有效製作排列圖並加以科學分析,是排列圖法取得成功的關鍵。
5.4.1排列圖法的定義及應用
1.排列圖法
按一定標準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類,將項目頻數按大小由高到低畫出若幹矩形,加上累計百線的圖形就是排列圖。用它確定重點項目和不重要項目的方法稱為排列圖法。
2.排列圖法的應用程序
為了更好地理解排列圖法的應用,下麵結合例子說明如何製作和分析排列圖。
①選擇需要進行分析的項目。
②選擇用於分析的度量單位,如出現的次數(頻數)、成本、金額或其他度量單位。
③選擇進行分析的時間範圍。所選定的時間段應足夠長,以確保所獲得的數據有代表性。
④依照事先選定的時間範圍,收集各項目的數據資料。例如,已知造成某種電阻不合格的不良項目有15種,現根據各種不良項目出現的機會大小把它們歸為6種:油漆、玷汙、裂紋、電鍍、變形和其他等。某電阻生產廠為了進一步提高電阻的質量水平,決定根據2006年3月所生產的140個不合格電阻分別統計各種不良項目發生的頻數。
⑥求百分比,即各項目對應的數據在合計數中所占的百分比。
⑦求累計百分比,即利用各項目對應的累計和除以合計數,求各項目的累計百分比。
⑧作圖。
第一,畫坐標。畫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為美觀起見,橫坐標的長度一般不大於縱坐標的高度,但不小於縱坐標高度的三分之二;在橫坐標的左端點畫左縱坐標,表示質量問題的度量單位,其高度等於合計數;在橫坐標的右端點畫右縱坐標,其高度與左縱坐標的高度相同,表示百分數,最高點為100%。
第二,確定橫坐標的等分數,畫矩形。即以項目總個數為等分數,把橫坐標分成若幹等份,根據各項目對應數據的大小,從左到右以等份為寬,以各項目對應的數據為高,畫出每個項目對應的矩形並在各等份上方標出項目。
上例項目總數為6,故把橫坐標分成6個等份,按不良項目順序在橫坐標的上方標出不良項目,同時以各個不良項目對應的頻數為高畫矩形。
第三,標出累計百分數點,畫累計百分比曲線。以各個項目所在矩形的右端為橫坐標,以該項目的累計百分數為右縱坐標,畫累計百分數點;把相鄰的累計百分數點用線段把它們連接起來,即得到累計百分比曲線。
第四,確定重點,即關鍵的少數。過右縱坐標的80%、90%點畫水平橫線,把圖分成三部分,從下至上依次記為A區、B區、C區。落在A區的累計百分比點對應的項目稱為重點項目,落在B區的累計百分比點對應的項目為次重點項目,落在C區的累計百分比點對應的項目為不重要的項目。
重點項目為玷汙、裂紋,次重點項目為油漆,其他項目均屬於不重要項目。因此,如果能夠把玷汙、裂紋這兩個導致不合格的主要問題解決了,那麼電阻的質量水平就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5.4.2排列圖法的用途及注意事項
1.排列圖法的用途
①指出重點,即按重要性順序顯示出每個項目對問題的作用;
②識別質量改進的機會;
③用於檢查改進措施的效果。
利用製作實施改進措施前後的排列圖,並進行對比,就能判定改進措施是否有效。
2.應用排列圖法應注意的事項
①A類項目不能過多。
②項目分類不當會造成主次問題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