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過程方法”原則,組織應依次實施下列主要活動。
①識別、確定組織所需的過程及其接口,包括管理活動、資源管理、產品實現和測量有關過程,確定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
②確定每個過程為取得所期望的結果必須開展的關鍵活動,並明確為了管理這些關鍵過程的職責和義務。
③確定對過程的運行實施有效控製的準則和方法,並實施對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包括測量關鍵過程的能力,為此可采用適當的統計技術。
④對過程的監視和測量的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發現改進的機會,並采取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資源,實現持續的改進,以提高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⑤評價過程結果可能產生的風險、後果及對顧客、供方及其他相關方的影響。
組織采用了過程方法,對過程的各要素進行了管理和控製,通過使用有效的資源,可獲得改進的、一致的和可以預測的結果,使組織具有降低成本並縮短周期的能力。
5.管理的係統方法
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係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稱係統或體係。係統的功能是由結構決定的。構築體係的基礎是過程網,過程網的結構是決定體係功能的關鍵。過程網的結構確定必須圍繞組織的總體目標的實現,從整個體係著眼優化結構,從而實現係統的目標。係統的有效性和效率不僅取決於係統的結構,而且還在於必須從係統的全局來評價和實施過程,追求整體優化而不是局部優化。過程控製方法是局部優化的一部分的,必須統一在組織這個整體之中,按照整體實現的目標而運作。
係統方法,是從係統分析有關的數據、資料或客觀事實開始,確定要達到的優化目標;再通過係統工程,設計或策劃為達到目標而采取的各項措施、步驟和應配置的資源,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案;最後通過係統管理取得高有效性和高效率。管理的係統方法,是圍繞某一設定的方針和目標,確定實現它的關鍵活動,識別由這些活動構成的過程,分析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係,按照某種方式或規律將這些過程有機地組成一個係統,管理這個係統,使之能協調地運行。
係統方法和過程方法,都以過程為基礎,都要求對各個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識別和管理。但係統方法著眼於整個係統和實現總目標,使得組織所策劃的過程之間相互協調和相容。過程方法關注的是過程控製和運作,著眼於具體過程,對其輸入和輸出、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活動進行連續的控製,以實現每個過程的預期結果。
應用“管理的係統方法”,組織應依次進行下列活動:
①建立一個係統,並以最有效的方法實現組織的目標;
②了解係統的過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③確定係統的特定活動的目標以及這些活動應該如何運作;
④通過測量和評估並持續改進係統。
應用管理的係統方法,使係統的各過程彼此協調一致,增強對關鍵過程的能力的注意力,能取得預期的最好結果,使組織有可能向重要的相關方提供對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的信任。
6.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一個永恒目標。
增強滿足要求能力的循環活動就是持續改進。顧客的要求是動態進步的,體係停滯在一個水平上,勢必會帶來顧客的不滿意,因此要持續改進,不斷提高滿足要求的能力。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永無止境。持續改進是在體係運行達到穩定狀態之後的事,關注的是改善服務、降低變差、減少浪費、減少成本、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等。持續改進不是抽象的,而是有一定的方法,如失效模式分析、試驗設計、統計過程控製、價值工程等。改進的領域如人力資源素質(包括智力、體力、性格)、減少非增值空間、提高作業節拍、開發更有效的生產周期體係、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改善工作環境。持續改進實際上是組織建立一個自我完善、自我改進的運行機製的過程,從而不斷地滿足顧客要求,提高組織整體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