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量力授權的原則。這就是說,上級授權予下級,一定要與其能力相適應,不可機械地硬性授權,能力強者,可多授予一些權力,能力弱者,可少授或不授。為此,領導者在授權之前,應認真研究每個下屬的能力及整個工作情況,以便把權力與責任托付給最合適的人。
五是相互信任原則。如前所述,授權本身就是以上下級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權力一旦授予下級,就不應動搖,仍然保持對下級的信任,不能過多幹涉下級責權範圍內的工作。同時,上級要盡力支持和幫助被授權者解決難題,並經常給予善意的點撥,千萬不能施以難堪或惡意苛責。
三、處理下級關係的藝術
處理下級關係不僅需要堅持公正、平等、民主等基本原則,而且需要創造和運用相應的藝術。下麵著重討論其中的平衡藝術,引力藝術,彈性控製藝術、溝通藝術和“保持距離”藝術。
1.平衡藝術
有人認為,中層領導者處理下級關係的藝術在於搞“平衡”。這話雖然帶有某種程度的貶義,但卻不乏其深刻的哲理。這是因為,在下級之間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這些矛盾和衝突的存在和發展,必然導致原有平衡關係的解體,使下級之間的關係出現緊張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者處理下級關係的藝術,就集中體現為調節下級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重新建立和諧的平衡關係。這裏的關鍵是迅速尋找下級關係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既是領導者處理下級關係的著眼點,也是領導者處理下級關係的立足點,如果領導者不能迅速地找到這個平衡點,或者不能站在這個平衡點上處理下級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那麼,下級之間的平衡關係不但不能建立,反而會引起上下級關係的失衡。
現實生活中,領導者幾乎每日每時都生活在矛盾和衝突之中,這需要運用平衡藝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這裏存在著兩種平衡藝術:一種是建立在公正、平等基礎上的平衡藝術,一種是建立在強欺弱、大壓小基礎上的平衡藝術。我們需要的是前者。因為隻有前者才是真正的平衡藝術。
前所述,掌握和運用建立在公正、平等基礎上的平衡藝術處理下級關係,最關鍵在於尋找下級之間的平衡點。一般說來,下級之間的平衡點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是平衡空間的等距性。平衡空間是指平衡點與若幹個平衡對象(即發生衝突關係的下屬)所構成的關係結構。實現平衡空間等距性的條件是:必須以平衡點為“圓心”,以同一規則或標準為“半徑”。這樣形成的平衡空間才具等距性。
二是平衡利益的可容性。下級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常常集中反映在相互利益上。因此在平衡下級之間的利益衝突時,必須盡力尋求他們的共同點,使平衡後的利益具有最大可容性。
三是平衡心理的可接受性。下級之間矛盾和衝突不僅集中反映在利益上,而且還反映在心理上。因此在平衡下級關係時所尋找的平衡點,必須使各方麵在心理上都能接受。
2.引力藝術
引力是存在於領導關係中的無形力量。它的大小既決定所吸引人數的多少,也決定人們關係的遠近。對於上級領導來說。其自身的引力越大,所吸引的下屬就越多,與下屬之間的關係越密切,這是存在於領導關係中的普遍規律。根據這個規律,中層領導者要縮小自己與下屬的距離,使之緊緊地圍繞在自己的周圍一道工作,必須首先增強自己對下屬的吸引力。
有人認為,領導者對下屬的吸引力首先與領導者的權力、地位有關,即權力、地位越高,對下屬的吸引力越大,所吸引的人員越多。因此,增強高對下屬的吸引力,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領導地位以及爭取更多、更大的權力。雖然現實生活中存在這種現象,但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因為決定領導者對下屬引力大小的因素,除了自己所應有的權力、地位外,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是作風的吸引性。擁有同等地位和權力的領導者,單是領導作風不同,就會造成不同的吸引力。一般說來,作風越端正越民主,對下屬產生的吸引力就越大,相反,如果作風不正,官僚主義嚴重,不但不會產生吸引力,反而會產生“排斥力”,使下屬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