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目標的一致性。領導者與下屬之間是否存在一致的奮鬥目標,也直接影響前者對後者的吸引力。一般說來,領導者所確定和堅持的目標越是與下屬的奮鬥目標一致,領導者對下屬的吸引力越大,相反,越是脫離下屬的奮鬥目標,領導者對下屬的吸引力越小。
三是利益的共同性。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既存在利益的共同性,又存在利益的差異性,或矛盾性。顯然,領導者越是能夠最大限度地代表和滿足被領導者的利益,就越能對被領導者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在若幹個同等地位的領導者並存的條件下,誰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滿足被領導者的利益,誰就能把被領導者吸引到自己的周圍。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圍,其根本原因就是前者比其他任何政黨更能代表和滿足後者的利益。
四是態度的相近性。態度是影響人們行為及相互關係的心理狀態,也是影響人們之間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在領導關係中,上級與下級的態度越相近,上級對下級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則小。這是因為,上下級之間態度越相近,共同語言就越多,矛盾和衝突就越小,內部凝聚力就越大,離心力就越小。同時,上下級之間態度越接近,就越願意相互交往,以及越容易相互理解和信任,從而增強相互之間的吸引力。
五是需求的互補性。需求的互補性是上下級在交往過程中獲得互相滿足的心理狀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相處,都有從對方那裏獲得某種滿足或補償的意願,如果這種意願越是能夠得以實現,相互之間就越能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反之,如果一方增加了另一方的不安或使一方感到失望,則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就會減弱。比如一位下屬向上級領導請求幫助或指導,如果下屬得不到他所期望的幫助或指導,久而久之,這位領導自然會失去對下屬的吸引力。其他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比如夫妻之間,如果雙方都不能得到所期望的理解、尊重、支持和關心的話,雙方就很容易被能夠給予他們所期望的那種感情的“第三者”所吸引過去,從而導致夫妻關係的解體。
六是感情的相通性。人不僅有理智,而且還有感情。人的行為既受理智的控製,又受感情的支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理智與感情發生衝突的時候,常常服從於感情而不是理智。因而越是感情相通的人越會產生一致的行為,他們之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就越大。
七是威望的征服性。在領導關係中,領導者的威望越高,征服性越強,對下級的吸引力就越大。如果領導者以威望征服了人心,那麼這種威望常常使下屬敬仰或崇拜,這種敬仰和崇拜的力量驅使被領導者自動投向領導者身邊。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者的一言一行都會產生神奇般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當然,領導者的這種威望主要不是來自於權力和地位,而是來自於領導者的品德、才能和貢獻。
3.彈性控製藝術
在領導關係中,上級與下級、領導與群眾之間既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又存在相互矛盾的關係。其中控製與被控製則是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就中層領導者的職責和地位而言,他必須通過運用強製性和非強製性的力量,控製住被領導者的行為,使之按照上級的有關政策、法令和指示行事。但就某些被領導者的意願而言,他一般不歡迎有一種“異己的力量”時刻在控製著自己,並本能地盡力擺脫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對被領導者進行“彈性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