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隻有兩塊一毛二,精心放到一個加密的壇子裏,夜深時到後院從事一番挖掘工作,將之沉入地下二十一米二,埋下一段窮人的曆史----(千萬保密)。我想:這儲蓄的意義要大上很多,至少一千年後,一個女孩正在大聲朗讀作品,忽然腳下出現一個大窟窿,先是害怕,接著好奇,隨後充滿期望,挖呀挖,最後喊道:“哈哈,我發現寶藏了,那是遠古的貨幣,還有一封信包著。那時候世界還沒有統一,我們還沒有與別的星球建立如此密切的聯係;那時候有一種原始的交通工具叫飛機;那時候,據說有兩個機構叫法院和警察局,今天看來很稀奇;那時候,居然有個部門叫監獄,真是蠻荒時代,怪癖;那時候,甚至還有今天不可思議的東西叫貪官汙吏。”
現在,銀行開拓了很多職能,還代發工資,經常見它們狹小的窗口前排著一條長龍;轉身走幾步,是車站,狹小的售票口前是一條長龍;再走幾步,食堂狹小的打飯口前還是一條長龍----看誰敢說我們不是龍的傳人?
龍,是象征性的東西,卻非國寶。
我們的國寶很多,有熊貓、餃子、武術、古箏、詩俠等等,逐一列出,數日不絕,尤其以武術最具意義,斯為國魂。
而以熊貓為國寶,則再妥帖不過,那黑白交映,正與華人文化暗合。美國電影《功夫熊貓》的成功正是融文化與西東。
太極也是黑白交映的吧?
仔細辨別中,那太極圖顯像了出來,分明就是熊貓打滾的圖案,高速轉時,遠遠地看,一黑一白,卻不知道是它的那個部位。好在有心人很多,用八卦在周圍做了標注:橫長的,那是筆直的身子,還露著尾巴;橫斷的,就是兩腿伸了出來。全斷為坤,說明牢牢著地了。反之,有了乾的標注,一定是四爪朝天了。
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的轉變,莫不以為是中華文化從野蠻向文明進發的曆程。
什麼是最大的國寶,什麼是華人最徹底的文化精神底蘊?
一個字----“俠”。
世界各地,華人的確很多,談數量,無出其右,若說分布,也是第一廣泛,唯獨現今大半竟是商人,很令人悲摧。
有些----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吧,是攜款移民的官員、富豪以及他們的眷屬們,這一部分人多去了北美、西歐和澳洲,基本不會到別的地方。
還有些專家、學者、文藝家和政治家,就是所稱的“精英人群”,明明道:“我去也,找世外桃源。”卻幽幽說:“欲別故鄉難。”頗具備“揮淚斬馬謖”的意境,然後大刀闊斧地去了,向天邊,一路征帆,漸遠時,成了情人夢間。獨是那一方溫床上,胸懷異常,似有低斟淺唱欲起,卻消斷千萬裏蠻煙。直等到有一時,床動了起來,不以為是地震,隻道:“華魂驚夢。”
但是商人就不同了,沒這許多善感,也填補的多愁。即便不能說“商人重利輕別離”是道理,也常從這句古話裏,同情一點點,知道錢的可憐就是錢的妙處。
倘讓商人也玩一些優柔,那竟也是帶迷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遊太虛。”
是耶,再純真,再浪漫得一塌糊塗,也不會真將故國情傾盡文藝,用萬片素箋,堆作雪滿船,然後披蓑而歌,唱: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所以,寫海外華人的曆史,有許多激昂慷慨的筆調,不用驚心動魄,也足夠撼人,足夠受撼者給一些敬佩感,豁達成長風,端頭盈盈舞袖,隨時光曼妙,謂之“流芳”。
不妨娓娓道來三百六十五點一夜: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東南亞的故事,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讓身影穿越,精靈樣的目光打量清末,看大批僑胞默默掏出積蓄來,一樣一樣地貨幣,夾雜著珠寶首飾,還有銀元、金條,送到革命黨人的手裏,獨不追何時起義,卻要被資助的人們知曉:我等心頭潛隱著,能有槍聲驚江山魂,著秋浪捧灑,便安慰了。
莫問是哪些個,不必你認識者自道:“知華人即可”。
此舉,華人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
進而,方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黃花崗大起義,其影響之大,舉世無雙,是民族魂至高境界----明知道是去送死,依然毫不猶豫地衝向衙門,向舊世界宣戰,為了人類的解放,甘願流血犧牲,埋葬封建王朝,終結黑暗的中世紀。
若他們惜命地退縮,或根本渾渾噩噩,相信每個都會生活的很好,盡著吃喝玩樂度日,也綽綽有餘。而最後的選擇,卻慷慨向另一條路,置罔荊棘和死亡的氣息,一步一步裏,獨尋光明之使,見證壓不彎、毀不掉、擠不垮、打不破的兩個字----“尊嚴”。
尊嚴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自由、平等萬歲!
死而何泣?要對得起華人華僑,一個心底陪著另一個心底的信諾。
那是怎樣的感動,四周高處,皆有掌聲來,那是諸神的合唱,在禮敬、在致意。
這,應該是所有華人必要之精神。
這也讓我們依靠著對華僑的意象,好生生地以為自己就是愛神了,能有一對鋪天蓋地的翅膀,強弓硬弩地四處一頓亂射,把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們亮晶晶串到一起,讓他們扶著箭杆,互相傾吐衷腸,或者低唱流行歌曲:“大同世界到底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