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必掇大魁:必,一定,肯定;掇,通假字,通“奪”,意思是取得、獲得。大魁,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叫大魁,也就是狀元。
④黃翅入鬢,進身不遠:黃翅入鬢,指黃色由兩顴發起,像鳥的翅膀直插兩鬢。進身,指的是入朝做官。
⑤明堂:指人的鼻子。素淨,白淨沒有汙垢。及第:指的是科舉考試中考中的前三位,考中狀元叫狀元及第,考中會元叫會元及第,考中解元叫解元及第。以前,鄉試在第一年的秋天開始考試,會試在下一年的春天,所以稱“明年及第”。
⑥決:一定,肯定。
⑦小考:古代童生應府縣以及學政的考試叫童子考,也就是小考。
⑧紅暈中分:兩眼下麵臥蠶部位的兩片紅暈自鼻梁處分開,沒有連接。
⑨骨肉:指一個人的親人,包括兄弟、姐妹、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
【譯文】
對於追求科名的士人來說,麵部氣色應該以黃色為主,因為黃色是正色、吉色。如果有一道黃色的彩雲覆蓋在他頭頂,那麼可以肯定,這位士子必然會在科考殿試中一舉奪魁,高中狀元;如果兩顴部位各有一片黃色向外擴展,如兩隻翅膀直插雙鬢,那麼可以肯定,這位士子登科升官或封爵受祿已經為期不遠;如果命宮印堂呈黃色,那麼可以肯定,這位士子很快就會獲得既能夠致富又能夠做官的機會;如果明堂部位即鼻子白潤而淨潔,那麼可以肯定,這位士子必能科考入第。其他麵部氣色,如眼角即魚尾部位紅紫二色充盈,其狀似絢麗的雲霞,那麼可以肯定,這位童子參加小考,必然能夠順利考中;命宮印堂,有一片紫色發動,向上注入山根之間,那麼可以肯定,此人經常會獲得一些錢財之利;如果兩眼下方各有一片紅暈,而且被鼻梁居中分隔開來從而互不連接,那麼可以肯定,此人定會喜得一個寶貝兒子;如果兩顴部位紅潤光澤,那麼可以肯定,此人的親人如父子、叔侄、兄弟等,必然能夠立功顯名並發家致富。由此推而廣之,足可以窺見麵部氣色與人命運關係的情形。
【評述】
曾國藩以科舉得功名,又與當朝各種文士交往密切,即使在軍營之中,也多啟用文人帶兵。因此,本節專論文人氣色。文中所說的“科名中人”,用在今天的環境下,可以理解為擁有較高學曆的人,如學士、碩士、博士。
黃色曆來被尊為正色。皇帝是九五之尊,他的衣以黃為主,一般大臣不能著黃色衣袍。在五行中,黃色代表土。而在五行方位中,土居中,金為西,火為南,水為北,木為東。陰陽五行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也以黃為主。土地能養生萬物,因此黃色被尊為正色。
“科名中人,黃色為主”。科名中人,為皇家效力,自然以正色為吉色。這種黃色,雖與土色同,但須有光澤。如無光澤,則是氣不足之態,也難以為用。
人得“黃”主貴
古代科舉考試,自隋唐建製以來,到明清時代愈加完善。曾國藩24歲進京赴考,26歲中舉,此後十年內連升十級,是清朝一代漢人少有的幸運者(清朝不大重用漢人)。曾國藩本出生於湖南一個農民家庭,完全靠科舉奠定功名基礎,因而特別倡導文人正色。
科舉考試,殿試第一名稱大魁,也就是人們說的“狀元”。一個文人,如有“黃雲蓋頂”,可謂祥雲籠罩,不發才怪。黃色由天中、天庭而起,氣勢森然勃發,上達頂心,旁連鬢角邊地,一片光華燦爛。這樣的人,在殿試中必能取得很高名次,如中狀元、榜眼、探花什麼的,因此說“必掇大魁”。
以上是黃氣貫頂之象。如果黃氣沒有這麼燦爛,隻由兩顴而起,如鴻鵠展翅,直入雙鬢,有升騰之兆,但沒有上貫頭頂連成一片,較之“黃雲蓋頂”次一等,仍能“進身不遠”,也就是仍能博取功名,隻不過名次差一些。
印堂亮,氣色旺,“印堂黃色,富貴逼人”。人們常說某某人印堂發亮,聰明有為,定有好事臨身。曾國藩看人,如印堂有黃色燦爛,鮮潤奪目,必定會取得富貴。
“明堂素淨,明年及第。”明堂,就是一個人的鼻子,鼻是肺之竅,屬疾厄財帛宮,主人有無財富。明堂素淨,就是鼻子白潤光潔,考試中及第隻是時間遲早的問題。明堂素淨也有一個得令不得令的問題,以秋季為當令,否則先憂後吉。
“眼角鮮霞,決利小考。”眼角魚尾紋處,如有紅紫二色豔如霞彩者,自然有吉慶之事。這種人智清神明,有利於縣試、州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