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信息技術新動向
兩化融合
作者:張越
2000年前後,中國啤酒行業在企業信息化的戰場上烽煙四起,幾大國產品牌在中國啤酒消費市場的版圖上加緊跑馬圈地。由於啤酒是一種對新鮮程度要求較高的酒類,產品的存放時間和條件直接影響到其口味和品質。此外,啤酒行業有很強的地域性、銷售的季節性特點,企業在本地市場、淡季旺季把握上的行業特殊性,決定了啤酒管理係統中的很多需求與標準軟件的功能相去甚遠。
作為中國啤酒行業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燕京啤酒經曆了十多年的信息化進程,從最初的會計電算化、ERP管理軟件、二維碼追溯上線,開始通過信息技術來提高“新鮮度管理”、能源量化管理。
設備改造,自控水平提升
根據中國質量協會不久前公布的啤酒行業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結果,燕京啤酒位列消費者滿意度前二。測評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啤酒的質量和品牌最為看重。於1980年建廠的啤酒企業如今又是如何保障“清爽宜人”的金牌標簽的?記者在北京燕京總部眼見一二。
啤酒生產的原料很簡單,一般就需要麥芽和啤酒花。工藝卻很複雜,包括大麥變麥芽,麥芽烘幹再回潮,回潮後的麥芽要被粉碎,然後進行糖化,過濾、煮沸最後變成麥汁進行發酵,再進入灌裝車間灌裝(瓶)、裝箱。如今,燕京啤酒集團總部單廠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
作為中國首家采用計算機控製啤酒發酵的啤酒企業,燕京總部對其所擁有的二個製麥車間、三個糖化車間、三個發酵車間400個發酵罐、十八個包裝車間、二個製冷車間、二個動力車間進行了計算機控製啤酒生產全過程改造。除了灌裝車間能夠看到有工人在工作外,從烘焙、糖化到發酵灌裝,幾乎看不到工人。
在糖化車間,燕京引進德國的Huppmann公司的工藝設計改進糖化設備,全套自控係統,CIP清洗係統采用了Huppmann公司的設計和製造工藝。隻需要工人通過計算機操作,屏幕上就可以顯示出帶有編號的一個個反漏鬥形糖化設備的溫度、容量、時間等多種參數。這些參數通過安裝在糖化設備周圍的400餘個傳感器采集所得的信息,PLC(發酵監控)、(可編程邏輯控製器)係統再把各種形式的信號進行轉換,最後傳到計算機係統中。在啤酒生產的糖化過程中,微機自動控製模式將糊化、糖化、煮沸、過濾、沉澱、冷卻和CIP清洗等多個環節,對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濁度、濃度等多個參數和被控對象進行實時監視和調節。控製的工藝參數100多個,I/O輸入輸出總點數達到500多個。如果采用手動控製方式,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控製精度較差,工藝指標也得不到保證。
在發酵車間,發酵設備、過濾機引進瑞士Filtrox公司50噸/小時燭式矽藻土過濾機,濁度在線測量,超標自動打循環,矽藻土直排室外。管道係統元件、閥門、管板采用德國凱賽曼公司產品。麥汁充氧量和酵母添加係統引進了瑞典阿法拉伐公司產品,全自動控製,能夠在線測定接種酵母活細胞數量,實現了酵母活細胞定量準確添加,提高了啤酒發酵工藝穩定性,保證了發酵質量。
灌裝設備采用德國克朗斯公司和KHS公司的3.6萬瓶/小時能力的灌裝生產線,采用了多項最新技術,如激光照排驗瓶,灌裝采用電子閥二次抽真空,二次CO2備壓,輸瓶鏈道無壓力輸送。純生啤酒灌裝設備為德國KHS公司無菌灌裝生產線,灌裝采用電子閥控製。配備有工作狀態檢測和故障診斷係統,工作二小時自動打開清洗,保證成品酒汙染率為零。從啤酒過濾到灌裝出成品,能夠保證清酒溶解氧在100個PPB以下,達到了很高的控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