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重大事故危險源識別、檢測及災變預測、預警係統”於2009年初立項,2010年初完成理論研究與方案設計,2012年初獲得國家專利,年底通過了中國煤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整個係統具體包括8大部分:煤礦重大危險源數據檢測係統、水害識別、預測、預警係統;火、瓦斯危險源識別、預測、預警係統;頂板壓力危險源識別、預測、預警係統;3D GIS集成數據處理平台; 3D GIS礦山數據倉庫、模型及軟件平台;煤礦專用GIS;以及WebGIS、組態軟件平台。
目前該項目已在開灤錢家營礦的試點應用(總投資3890.51萬元),運行效果良好,具備推廣條件。對於項目的重要意義,王滿福認為,“煤礦井下重大事故危險源識別、檢測及災變預測、預警係統”是將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綜合應用於煤礦井下水、火、瓦斯、頂板等重大危險源的綜合預測預警。利用井下網絡係統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數據采集、實時監測;以係統工程理論為指導,采用組態軟件、空間數據庫、GIS、多智能協作與過程分析等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通過決策支持係統,對可能出現的危險進行預測預警,同時利用綜合自動化係統的調度和控製功能,對相應設備進行控製,大大提高了礦井生產的安全性。
謀未來
開灤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真知灼見。放眼未來,開灤已經從集團層麵提出了基於兩化融合建設“智慧開灤”的模式,以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智慧開灤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建立集團公司領導決策支持係統——進一步整合目前已經投入運行的人、財、物、產、供、銷等係統,實現與生產監測監控係統的深度融合,集團領導、職能部門能夠根據係統提供全麵、準確、及時、有效的信息,實現快速、科學決策;搭建全息數字化礦山——第一步在集團層麵以及錢家營、範各莊、單侯礦建立三維的全息數字化礦山平台,下一步在其他煤類和部分非煤單位建立二維的數字化平台。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局礦“兩級”集中調度指揮係統——主要是在集團總部建立基於“智慧開灤”的“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各生產礦井、重點單位分別按照集遠程監控、綜合調度功能於一體的調度室,對生產過程、設備、人員、環境、工況實時監測、控製,實現生產過程自動預警預報、遠程控製,構建暢通的應急搶險指揮係統,同時提供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麵的詳細信息供領導、相關部門決策。
開灤集團的兩化融合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端,智慧開灤的建設將使整個集團的兩化融合工作更上一層樓。但開灤集團在兩化融合的實際推進中也麵臨一些困難。王滿福說:“煤礦井下地質條件複雜、惡劣,大量在地麵已獲廣泛應用的成熟信息技術在井下無法使用,適用於煤礦井下的信息技術、信息產品和信息係統的研發及產業化水平非常滯後。而且由於井下信息技術應用範圍較窄,目前開展煤礦井下信息技術研究的機構和廠商數量少、規模小,研究和技術水平層級低。此外,數字礦山概念提出已經十幾年,但數字礦山定義尚未完全統一,具體建設內容沒有明確,多數研究停留在理論階段。數字礦山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從信息采集、傳輸、處理、集成、顯示到應用,涉及領域廣泛,需要理論創新、多學科交叉和現場實際相結合。‘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集團兩化融合工作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