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這本萬豐奧特控股集團20年公司史的後記文章時,已是2014年的金秋。浙江大地,雖然還有盛夏熱烈的餘溫,更多時候都已經是藍天高渺、桂樹飄香的秋意了。
現在來回顧一年半之前,我走進了位於新昌的萬豐奧特辦公大樓,第一次與萬豐奧特多位高管約談創作公司史的時候,內心多少是有點驚訝的。
這是因為,在我諸多的公司史寫作當中,陳愛蓮是第一位女性的企業掌舵者,而且她是如此願意信任人。
我記得很清楚,首次見麵是在萬豐奧特辦公大樓的一間會議室裏,經過簡單的事前討論之後,一位身材高挑,雖經時間磨礪,卻仍容顏秀麗、舉止優雅的女士走進會議室。她強大的氣場讓我知道,這就是萬豐奧特的創始人陳愛蓮。她的身高有一米七,是個性格爽朗之人。
我的工作決定我有很多機會接觸企業的高級管理者。
他們決定公司戰略、把控公司方向、判斷並使用公司最為關鍵崗位上的人選,等等。可以說,企業的每一個決策都是不容易做好的。因此,處於公司決策層核心的女性,可謂少之又少。
而更讓我有些意外的是,陳愛蓮雖已躋身國內為數不多的優秀企業家行列,在創作會上卻又那麼願意信任我。通常在第一次會議當中,我都需要對創作原則、大致構想和企業所需要調動的資源做細致說明,而且常常需要與管理者們就存在的分歧進行溝通。
而在萬豐奧特,陳愛蓮隻聽到我的創作理念和原則,就明確表明了她支持的態度:每一家公司的創業和發展史都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對一家公司的曆程進行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就是在為社會積累和發展這筆財富。
那是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就好像兩個陌生人偶然在一個地方相遇攀談,結果卻發現原來兩人來自一個故鄉、認識同一群朋友、有著相同的思念一樣。
那天下午,隨著會議迅速地在關鍵環節上取得共識,我們也談得越來越開心。
最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對,這就是他鄉遇故知的感受。
其實我的驚訝是正常的。在讀者完成這次萬豐奧特之旅之後會發現,真正罕見的,是在經曆20年風雨之後,作為萬豐奧特的領導者,陳愛蓮仍然保持著敏銳和敏感的內心。
企業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其實不是一個容易駕馭的崗位。因為在他們做出決定的背後,常常意味著各種各樣的犧牲。
萬豐奧特另一位女性高級管理者梁賽南告訴我,在一次重要崗位的人選替換當中,她被派出接任崗位。而被替換的是一位老資格的萬豐奧特創業者,她的愛人為公司獻出了生命。梁賽南回憶說,因為這份樸素的情誼,她當時不想接手這個職位。
陳愛蓮批評她說:“要論情誼,我與她的感情不比你深?在內心當中,我不比你難過?但那是一大筆公司的資產,是一大群股東的信任,是一大幫同事的飯碗,這不比我們的情誼和感情重要?關鍵是,你把什麼放在第一位!”
這其實就是公司決策者的困境。他必須做出很多看似無情的決定,而背後都有一個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公司和整個公司團隊的集體利益。
但同時,我也見過很多企業領導者,由於經曆了太多這樣的決定,所以內心開始變得堅硬、有壁壘,不再輕易地信任他人。
說到底,這就是我在經曆萬豐奧特公司史創作第一次會議之後,內心有所驚訝的根本原因:作為公司的核心決策者,陳愛蓮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奮鬥了20年,在有過這樣的經曆之後,仍然保持著初心,真是罕見的。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