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代農民工理財觀念變化研究(2 / 3)

傳統農民工從事的更多為較強體力的勞力型勞動,建築業居多,這種單調且粗放型的勞動生產不需要過高的技術要求,因而發展潛力有限,這就決定了其勞動報酬提高的空間小,加上隨著年歲的增長,體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所以勞動報酬呈現的是低水平且穩定的狀態。而新生代的農民工,依靠相對較高的學曆和適應能力,能夠在單純的體力勞動外謀求技術性、專業性更強的工作,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工作選擇範圍更廣,主動性更強,所獲得的勞動報酬也更多。新生代農民工年薪超過30 000元的人數接近50%,這遠遠高於傳統農民工。而理財的基礎在於基本生活以外的資金盈餘,新生代農民工的總收入的提升,為他們更多樣化的理財選擇提供了可能。

(二)農民工理財觀念比較

1.農民工消費形態的比較。此處消費形態,指的是在基本的生活需要除外,所進行的消費行為方式。調查發現,新生代農民工在生活過程中,除了保障基本生活外,還很注重個人的生活。將結餘資金用於學習、娛樂和投資的新生代農民工與傳統農民工相比,有了明顯的提升,這既體現了他們所處的年齡段允許他們不需要承擔太多的家庭責任,因此,能夠更加寬鬆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體現了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新生代農民工有意識、有條件地去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豐富並改善生活的品質。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將生活結餘資金用於學習的新生代農民工達到了22%,這反映許多新生代農民工已意識到打拚事業與提高生活質量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但另一方麵,有高達62%的他們在娛樂方麵有較多的支出,若在該項上沒有適當的控製,很容易導致入不敷出,影響正常的生活。

2.農民工投資觀念的比較。(1)新生代農民工對於投資的主動性明顯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用於投資的資金占他們總收入的比重相較傳統農民工而言差異較大。具體而言,越是高收入者越願意將更多的收入用於投資,以謀求更高的增值機會。而總體收入較低的傳統農民工群體,近八成選擇了較低風險的投資項目,投資額也比較少。這體現出他們對於投資的謹慎態度,也從側麵反映出新生代農民工的盈餘增加而驅動的投資熱情。另一方麵,儲蓄作為大眾基本的理財方式,在新的時代,其地位依然得到了鞏固和加強。但這並不意味著新生代農民工延續前人的方式,選擇比較單一的投資方式,相反,他們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除了對保險的投入,新生代農民工略低於傳統農民工外,在股票、基金及其他更多的領域,新生代農民工的投資更加多樣化且增幅明顯。(2)農民工投資理財的目標不同。傳統的農民工,生活並不寬裕,對於結餘資金的處理顯得慎重,他們更多地將資金投入到維持家庭生活水平和家庭人員的保險中,這在體現得尤為明顯。所體現的對於理財方式的選擇中,傳統農民工唯一比新生代農民工更多的投資就在於保險這一項上,這體現了他們受年齡以及家庭狀況的影響,更多地從現實出發,重視健康與防範家庭風險,求穩理財。而新生代農民工因為還年輕,承擔的家庭責任相對較輕,並具有更強的事業心、進取心以及敢冒險敢拚搏精神,所以,他們更看重投資帶來的回報,相當一部分人將投資的目標放在了資產增值上,而影響投資的眾多因素中,收益率已成為了新生代農民工考慮的重要因素,這也說明了新生代農民工對於投資回報的重視。但從總體上看,新生代農民工還是比較缺乏理財知識與方法,加上理財實踐閱曆不多,投資還是跟風多,憑感覺多,結果以運氣論輸贏多。根據調查,他們中的62.7%是憑感覺投資股票、基金,近年來受到股票市場一波波的熊市衝擊,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都被無序股市套牢,不得不割肉或者消極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