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探討(1 / 2)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探討

財會教育

作者:袁玲 強錦 楊元貴

摘要:本文基於高級財務管理“高、專、深”的特征,提出具體的課程教學體係,以更好地達到對學生應用財務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的目的。

關鍵詞:高級財務管理 教學模式 教學方式

《高級財務管理》作為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必修課,其核心任務之一在於培養學生的財務專業素養,在課程教學方麵應有其獨到之處。本文主要從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體係的構建、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考核形式的合理化等方麵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進行探討。

一、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

麵對財務管理環境日趨複雜多變的現實狀況,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在於介紹專業知識,更需要從整體提升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高校一般在第七學期開設《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但過於偏重理論的講授,使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集中在理論層麵,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無法使學生深入掌握和領會。因此,一方麵,應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係中確定主幹課程的內容邊界和深淺程度,如在《財務管理》中注重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在《高級財務管理》中注重對學生應用財務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另一方麵,《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目標可以定位為,使學生了解財務學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問題的同時,更加強調對學生應用財務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結合資本市場現實在案例分析或實際操作中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二、課程內容體係的構建

目前公開出版的《高級財務管理》教材內容體係各不相同,各高校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差異較大,以國家精品課程為例,南京大學的《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分為公司治理、價格評估、增長管理、現金流管理、金融衍生品管理、行為財務管理等六個知識模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一方麵側重於對《財務管理學》相關理論的深化,設置了資本結構理論、投資組合理論等章節內容,另一方麵以專題形式講授風險投資、企業價值評估、資本運營、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財務風險管理、企業業績評價等內容。筆者認為,可以根據《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的定位及學時數的限製,設定相關教學模塊,如:模塊一,公司治理篇,講授公司運行過程中的股權代理問題及其治理;模塊二,籌資運作篇,講授不同的融資方式對企業的資本結構、公司控製權的影響;模塊三,資本運作篇,講授並購、重組的形式,具體操作程序與政策要求;模塊四,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講授集權與分權的效果和集團財務控製方式;模塊五,業績評價,講授業績評價的理論,及如何根據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進行有效的業績評價,包括指標選擇與界定原理等。每個模塊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按“基礎理論”、“實務內容”、“案例分析”設為三個層次。

三、教學模式的創新性

針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多、應用困難的問題,可以提出具體的教學模式,如“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通過相關案例引出專題內容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和應掌握的知識點後,再根據各模塊內容和教學目標設定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 同時,可以將“任務”的設計與實踐教學體係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設計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加強科研方法的訓練與指導,結合財務專業知識,使學生初步掌握科研的選題技巧、技術路線製定和資料收集等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