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T型賬戶在高職高專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教學中的應用(1 / 3)

淺談T型賬戶在高職高專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教學中的應用

財會教育

作者:王吉 陳厚德

摘要:T型賬戶克服了實際賬戶形式複雜、難以搬上講台的缺點,能全麵、直觀、係統反映經濟業務的連續性,在財務會計教學,特別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實際利率法攤銷等重難點的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金融資產攤餘成本和賬麵價值的概念,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餘成本等於其賬麵價值,按照實際利率法的核算模型,結合T型賬戶,可以簡化實際利率法的核算工作,也使得會計課堂易學易懂。

關鍵詞:T型賬戶 會計教學 持有至到期投資 攤餘成本 實際利率法

一、T型賬戶的作用

T型賬戶,又稱丁字賬戶,是會計賬戶的簡單格式。在會計實務中,利用T型賬戶彙總賬戶發生額、結出賬戶餘額,簡明方便,在手工賬務處理中得到了廣泛運用,采用科目彙總表賬務處理程序的企業更是離不開T型賬戶。

在會計教學中,T型賬戶克服了實際賬戶形式複雜、繁瑣、難以搬上講台的缺點,能全麵、直觀、係統反映經濟業務的連續性,對指導學生編製會計分錄、明確不同賬戶間的聯係、理順會計數據在賬戶間流轉關係具有很大的幫助。財務會計教學中,很多重點、難點的講解都離不開T型賬戶。例如,“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計提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等業務資產減值或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金額的計算、固定資產清理等業務資產處置淨損益的計算,需要輔助T型賬戶;在計劃成本法下,演示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在不同賬戶間的結轉和轉化、演示年終損益結轉和利潤分配等業務,也需要借助T型賬戶。

本文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重點分析T型賬戶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二、高職高專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教學學情分析

(一)高職高專生源質量分析

隨著近幾年生源的萎縮以及高校的擴招,從錄取成績看高職高專生源質量有所下降。高職高專學生接受抽象會計概念、編製涉及金額計算的會計分錄以及分不同情況進行相應賬務處理比較困難,需要教師列舉形象生動的例子解釋概念,總結分錄模型或公式加強記憶。其實,學生更需要的是形象生動的過程來展示計算過程,幫助其理解數據的來龍去脈,這時候T型賬戶是一個好幫手。

(二)學生的知識結構分析

財務會計課程在第2學期開設,其先修課程是基礎會計,學生剛剛接觸會計不久,還沒有真正入門,相關概念和方法還沒有很好的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又是財務會計課程的前半部分,一般安排在較簡單的貨幣資金、應收款項、存貨之後。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需要涉及到財務管理課程中有關貨幣時間價值的相關計算,而財務管理課程在財務會計課程之後安排,所以學生普遍覺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難學。

(三)高職高專教育重技能的特點分析

目前,各高職高專院校正在進行“工學結合”課程開發,主張“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強調動手做賬,這樣增強了操作技能,難免在一定程度了弱化了會計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學習時,記賬操作很熟練,但製單時不會計算會計分錄金額,不會計算攤餘成本以及實際利率法攤銷額。

三、利用T型賬戶簡化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的思路

根據以上學生特點的分析,要講清、講透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首先對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進行簡化,這是T型賬戶在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教學中運用的原理。

(一)攤餘成本與賬麵價值的概念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以下簡稱22號準則)的定義,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按照這個定義,持有至到期投資主要是長期債券投資,因此,高職高專財務會計教學就以長期債券投資為例。22號準則同時給出攤餘成本的定義,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餘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即攤餘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財務會計教材中,資產或負債的賬麵價值,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後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準備的各項資產,賬麵價值就是其賬麵餘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後的金額。按照以上定義,金融資產(負債)攤餘成本的概念,就是財務會計中的“賬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