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大學基本功能視角的獨立學院學科建設問題探討(3 / 3)

(三)社會服務。在確保教學、科研順利完成的前提下,學科依據實際情況開展社會服務。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強化與相關部門傳統的合作關係,增強學科拓展能力,大膽走出去,積極建立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加強交往和聯係。引導會計學科成員密切關注社會實際需求,培育和發揮本學科優勢,從會計準則培訓、財務與會計專題培訓、相關管理谘詢、政策研究等方麵拓展社會服務。

(四)師資隊伍。適度擴大教師規模,加快高能力、高職稱和高學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加強研究團隊建設,形成在學緣、學曆、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提高整體素質,重點培養創新型人才,形成由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組成的人才梯隊。鼓勵和支持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大幅度提高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的比例,通過在崗培訓、派出進修、出國訪問,提高現有學術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職稱、學曆、年齡結構。

(五)學科平台建設。建設高水平的會計學科教學與科研基地,成立“資源與生態會計中心”、“公司財務與治理中心”等學術機構,開展會計學術和專業教學研究,並不定期召開學術、教學研討會,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參與,使其成為會計學科研究和交流的平台。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建立會計學重點學科實驗中心,爭取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申報,改善教師科研辦公環境,完善會計核算、投資理財等模擬實驗條件,增加儀器設備。繼續加強校外學生實習基地建設,爭取校外實習基地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再增加5-8個。

四、我院會計學科建設措施

首先,要明確學科建設的基本內涵,對會計學科進行定位。一個學科有多個方向,由於條件限製不可能一所學校建設所有的學科方向,因而整合現有資源和優勢,凝練學科方向,學科方向建設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其次,學科環境是學科建設的條件和基礎,又是學科建設的催化劑。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構建科學的學科運行機製。一方麵要建立健全學科建設的管理體製和工作機製,逐步完善目標規劃、政策措施、評估考核等各項學科建設核心內容與工作;另一方麵構建有利於學科建設的運行機製,充分利用“母體”資源,與其他學科結構互補、資源共享、智力共用的流動機製。第三,拓寬會計學科經費渠道,除了爭取省教育管理部門的建設資金外,要從社會募集資金,如社會名流、校友等的捐贈等。同時鼓勵會計學科教師爭取地方的橫向課題,一方麵可以激勵教師參加社會服務,一方麵盤活了學院資金。第四,健全和完善科研激勵機製,促進產、學、研協調發展。

(注:本文係浙江農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項目“獨立學院學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天目學院會計學建設為例”;項目編號:JGZX)

參考文獻:

1.張陳,崔延強.現代大學的基本功能[N].人民日報,2010-12-31.

2.郭厚良.論科學研究創新[J].中國科學基金,2009,(4).

3.裴世鑫,崔芬萍,詹煜等.結合大學四大功能,推進高校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1).

4.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引領是辦學的四大使命[EB/OL].

5.謝斌.關於學科與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J].陝西教育(高教),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