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1 酒店財務分析概述(1 / 2)

知識目標:熟悉酒店財務分析的基本概念。

了解酒店財務分析的目的。

掌握酒店財務分析的方法。

掌握酒店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及發展能力相關比率的計算與分析。

掌握財務綜合分析的方法。

能力目標:運用所學知識,對酒店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相關比率進行計算與分析。

能夠運用杜邦體係對酒店財務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8.1.1 酒店財務分析的概念

酒店財務分析是根據酒店的財務報告等資料,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指標,對酒店的生產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分析,為評價和改善酒店的經營管理提供財務信息。

酒店財務分析在酒店經營管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酒店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確定酒店的償債能力,揭示酒店的財務風險;確定酒店的運營能力,及時對酒店的管理效率進行評價;確定酒店的盈利能力,正確評價酒店的經營業績並確立未來發展計劃。

8.1.2 酒店財務分析的目的

財務分析是指采用適當的方法,對財務報表中的有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評價酒店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預測酒店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報表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8.1.3 酒店財務分析的方法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兩種。

8.1.3.1 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對兩個或幾個有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揭示差異和矛盾的一種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法按照比較標誌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比較方法。

(1)比較分析法按比較對象(和誰比)分為:

1)與本酒店曆史比,即不同時期(2~l0年)指標相比,也稱“趨勢分析”。

“例8-1”S酒店客房部2007年12月的實際收入是120 000元,2006年12月的實際收入是100 000元,則:

2007年12月的實際收入比2006年12月的實際收入增加了20 000元,即:

120 000-10 00020 000(元)

2)與同類酒店比,即與行業平均數或競爭對手比較,也稱“橫向比較”。

“例8-2”若W酒店與上例中的S酒店屬於同等規模酒店,其2007年12月實際收入為110 000元,則:

2007年12月S酒店的實際收入比W酒店的實際收入多10 000元,即:

120 000-110 00010 000(元)

3)與計劃預算比,即實際執行結果與計劃指標比較,也稱“預算差異分析”。

“例8-3”若S酒店2007年12月預算收入為115 000元,則:

2007年12月S酒店實際收入比預算收入增加了5 000元,即:

120 000-115 0005 000(元)

(2)比較分析法按比較內容(比什麼)分為:

1)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 總量是指報表項目的總金額,例如總資產、淨資產、淨利潤等。總量比較主要用於時間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潤的逐年變化趨勢,看其增長潛力。有時也用於同業對比,看公司的相對規模和競爭地位。

2)比較結構百分比 把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轉換成結構百分比報表。例如以收入為l00%,看損益表各項目的比重。結構百分比報表用於發現有顯著問題的項目,揭示進一步分析的方向。

3)比較財務比率 財務比率是各會計要素之間的數量關係,反映它們的內在聯係。財務比率是相對數,排除了規模的影響,具有較好的可比性,是最重要的比較內容。財務比率的計算相對簡單,而對它加以說明和解釋卻相當複雜和困難。

8.1.3.2 因素分析法

在酒店的經營活動中,有些指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並且各因素對指標的變動差異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就需要考慮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據財務指標與其驅動因素之間的關係,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指標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