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溝通,沒有聽起來那麼簡單(1 / 3)

開章明義:溝通,管理者真正了解多少

溝通!一說起這個詞,肯定大家都會說,溝通,誰不會啊?我們每天不都在溝通嗎?在公司,和領導、同事及下屬溝通;在家裏,和愛人、孩子及父母溝通;在路上和陌生人也要溝通;平時還要和客戶、朋友溝通。我們一生中花費了如此多的時間進行溝通。但是,作為管理者,我們也常常會為與員工溝通不順所困,在工作中會因為自己的意願不被下屬所理解和認同而出現許多問題。

溝通能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一個人成功的因素85%是溝通,15%是天才和能力。而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人們越來越強調建立學習型的企業,越來越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有效溝通是成功的關鍵。

而管理者有效地溝通又離不開熟練掌握和應用管理溝通的原理和技巧。

溝通對於管理者是如此的重要,可關於溝通,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其實:

1.溝通就像在冰上跳舞

看過花樣滑冰的人都知道,在花樣滑冰時,雙人滑更受人們的喜愛。因為雙人滑是兩個人默契地配合,一方的舞姿、技巧的嫻熟程度和對音樂的領悟等都在同一時間傳遞給另一方,讓對方及時調整自己的步調,這是一個人所無法完成的項目。

如果說一個人說話隻傳遞信息而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那他隻是滿足了自己說的欲望,並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

2.人隨時都在溝通

亞裏士多德說過:“一個獨立生活的人,他不是野獸,就是上帝。”沒有人是可以獨立生存的。人隻要生存就需要溝通,與存在於周圍環境的人、事、物進行溝通。不論是單獨在辦公室負責管理的管理人員還是在流水線上操作的工人,當他們工作時可能無法與其他人溝通,但誰又知道他們當時有沒有與自己的內心溝通呢?

3.所有溝通形式所包含的因素都相同

不管是一對一的麵對麵溝通、電話溝通、書信溝通還是多人參與的組織溝通,溝通的過程都包括信息的發送者、信息、信息渠道以及信息的接受者等因素。要把這些因素都整合起來才算是一次完整的溝通過程。

4.信息的收發是互相影響的

發出信息的方式直接影響著接收信息的方式。例如,你講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表情凝重、語調深沉,對方就會感覺到事情可能很嚴重,也會用嚴肅的態度來對待。如果你是談笑風生、語調輕鬆詼諧的樣子,那麼對方也會表現出沒什麼要緊的態度。

5.溝通受環境的影響

溝通環境指的是,事先就已存在並會一直延續下去的人和自然的因素。當人們在相互交流的時候,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會影響到信息的發送、內容以及對信息的理解。如,一對好朋友正在房間裏談心,其中一人的母親突然走了進來,那兩個人也停止了正在講述的話題,就會說一些不疼不癢的事情,直到母親離開為止。通常我們會根據不同的談話場所來選擇話題,同時選擇談話的方式是直接的還是含蓄的。這些自然和環境的因素對溝通的質量、深入程度都具有很重要的影響。

6.溝通的效果

人們已經對撲麵而來、滿眼滿耳的信息處於麻木的狀態了,但是真正有效的溝通即便不是立刻,最終也一定會產生一定的效果。所謂效果,就是信息被接收,但是信息被接收卻比我們想象中更困難。比如,一個妻子很善意地提醒她的丈夫:“在雙休日不要安排太多的活動,免得過於疲勞。”她丈夫卻說:“我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一些不好嗎?”於是雙方爭吵起來。其原因就是妻子的好意被丈夫認為是一種幹涉。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人們在交往時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意思,而忽略了所傳遞的信息是否能被其他人所接受,這樣就影響了溝通的效果。

專家點撥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作為一名管理者,要真正地了解員工,激發員工工作激情,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提升溝通藝術就成為了企業管理的重要保證。

溝通並不是一種本能,而是一種能力。也就是說,溝通不是人天生就具備的,而是在工作實踐中培養和訓練出來的。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即我們生來具備溝通的潛在能力,但因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原因,這種潛在能力被壓抑住了。所以,如果要想成為成功的管理者,一定要學會溝通。

技巧1:溝通:穿透看不見的“牆”

[經典回顧]

現代企業,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企業上下級之間,以及其他各個方麵之間,特別需要彼此進行溝通。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卻常常橫隔著一道道無形的“牆”,妨礙彼此的溝通。盡管現代化的通訊設備非常神奇,但卻無法穿透這種看不見的“牆”。

如果溝通的渠道長期堵塞,信息不交流,感情不融洽,關係不協調,就會影響工作,甚至阻礙企業的發展。

仔細分析起來,我們會隨時看到這種“牆”的存在。比如,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有的業務部門不明確自己的生產活動應當與整個企業的生產計劃協調一致,有的甚至不擇手段地去追求本部門的私利,不考慮其他部門的利益,更不願意與其他部門進行合作。他們沒有想到這樣做會給整個企業的生產活動帶來什麼不良後果。

又如,有的管理人員主觀武斷,一個人說了算,聽不得下級的意見。更聽不得對自己的錯誤的批評,他們不懂得上下級之間要經常進行溝通,不懂得如果下級的意見和建議受到忽視、冷漠,就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對企業的責任感,下級就會消極、沉悶下去。這樣的話,一旦企業發生什麼緊急情況,需要全體員工出主意、想辦法、共渡難關時,員工就會無動於衷,不會有任何的熱情和積極性。

所以要管理好現代企業。就要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的互通信息、傳遞資料、交流感情,員工清楚知道公司的方針、政策和所處的形勢,並且逐步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溝通係統。

[案例分析]

美國一家公司的總經理非常重視員工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他曾有過一項“創舉”,即把公司餐廳裏四人用的小圓桌全部換成長方形的大長桌。這是一項重大的改變,因為用小圓桌時。總是那四個互相熟悉的人坐在一起用餐。而改用大長桌情形就不同了,一些彼此陌生的人有機會坐在一起閑談了,如此一來。研究部的職員就能遇上來自其他部門的行銷人員或者是生產製造工程師,他們在相互接觸中,可以互相交換意見,獲取各自所需的信息。而且可以互相啟發,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巧手點金]

溝通在管理中的作用是多方麵的,其中突出的有以下三個方麵:

1.溝通有助於改進個人以及群眾作出的決策。任何決策都會涉及到幹什麼、怎麼幹、何時幹等問題。每當遇到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時,管理者就需要從廣泛的企業內部的溝通中獲取大量的信息情報,然後進行決策,或建議有關人員作出決策,以迅速解決問題。下屬人員也可以主動與上級管理人員溝通,提出自己的建議,供領導者作出決策時參考,或經過溝通,取得上級領導的認可,自行決策。企業內部的溝通為各個部門和人員進行決策提供了依據,增強了判斷能力。

2.溝通促使企業員工協調有效地工作。企業中各個部門和各個職務是相互依存的,依存性越大,對協調的需要越高,而協調隻有通過溝通才能實現。沒有適當的溝通,管理者對下屬的情況掌握就不會充分,下屬就可能對分配給他們的任務及要求他們完成的工作有錯誤的理解,使工作任務不能按時、按質地完成,導致企業在效益方麵的損失。

3.溝通有利於領導者激勵下屬,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組織氛圍,提高員工的士氣。除了技術性和協調性的信息外,企業員工還需要鼓勵性的信息。它可以使領導者了解員工的需要,關心員工的疾苦,在決策中就會考慮員工的要求,以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人一般都會要求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個恰當的評價。如果領導的表揚、認可或者滿意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傳遞給員工,就會造成某種工作激勵。同時,企業內部良好的人際關係更離不開溝通。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溝通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消除誤解、隔閡和猜忌,即使不能達到完全理解,至少也可取得諒解,使企業有和諧的組織氛圍,所謂“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是有效溝通的結果。

技巧2:溝通前的籌劃——了解溝通目標

[經典回顧]

在企業中進行溝通,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溝通目標。例如,一位管理者因為業務的進展需要與老板溝通,那他在推開老板辦公室門之前,就必須理解自己的目的,是僅僅彙報業務的進展,還是討論業務的發展;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功勞,還是為了推卸責任;是簡單的彙報,還是尋求新的指示;是給老板報喜,還是報憂;是為了申請更多的資源作準備,還是直接提出要求;是溝通業務本身,還是借此機會談論其他問題……所有的這些思考,都需要在真正開始溝通之前,進行深思熟慮。

管理者與員工溝通需要認真的準備和明確的目的性,很多管理者就是由於在溝通過程中沒有清楚地思考自己的溝通目標是什麼,從而導致溝通的失敗。

管理者在溝通前要先對溝通的內容有正確、清晰的理解,理解溝通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目的。重要的溝通最好事先征求他人的意見。此外,溝通不僅是下達命令、宣布政策和規定,而且也是為了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所以,溝通之前應對問題的背景、解決問題的方案及依據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溝通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語意確切,盡量通俗化、具體化和數量化。

為了提高溝通的效率,不妨事前準備這樣一些內容:

1.設立溝通的目標

這非常地重要,我們在與別人溝通之前,我們心裏一定要有一個目標,我希望通過這次溝通達成什麼樣的一個效果,那麼就要設立目標。

2.製定計劃

有了目標要有計劃,怎麼與別人溝通,先說什麼,後說什麼。

3.預測可能遇到的異議和爭執

4.對情況進行SWOT分析

就是明確雙方的優劣勢,設定一個更合理的目標,大家都能夠接受的目標。

那麼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第一點是事前準備,這是我們在溝通過程中第一個步驟,因為隻有們在溝通之前有了一個目標時,對方才知道你要什麼。完成這個步驟一定要注意:在我們與別人溝通的過程中見到別人的時候,首先要說:我這次與你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案例分析]

1984年,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山田本一獲得世界冠軍。有很多人為此置疑。兩年後的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他再次獲得冠軍。

山田本一又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呢?在接受采訪中他這樣說:“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二個標誌是銀行;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衝向第一個目標,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又以同樣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