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哥親自開車送誌勇、建國、風和小海到市裏,建國和小海要去省城參加軍警院校的體檢和麵試,風和誌勇陪同前往。現在,小山哥車隊的事業如日中天,定單不斷,又開辟了兩條農場到市裏的長途客車營運線。姐姐荷婚後便辭職了,幫助小山哥打理公司的內部事務,兩人感情非常好,商量好了明年就要孩子。
去省城的火車票非常緊張,隻剩下晚上8:00的車票,須在市裏呆上一整天。風和誌勇都是書蟲,提議先到新華書店逛逛。風酷愛讀小說,高中三年,學習太緊張了,根本就沒有時間閱讀文學作品,偶爾到縣圖書館坐坐,也隻能隨便翻翻《遼寧青年》、《讀者文摘》之類的期刊,對大部頭作品是從來不敢問津的。現在,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讀些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了。書店裏的圖書琳琅滿目、種類繁多,好的文學作品比比皆是,風好像阿裏巴巴闖進了藏寶山洞,真想把喜歡的文學作品全部收入囊中。圖書的定價高得驚人,風左挑右選,忍痛割愛,最終選擇了沈從文寫的《邊城》和霍達寫的《穆斯林的葬禮》兩本小說。誌勇、建國和小海也各自挑了幾本喜愛的圖書。四個人出了書店又朝百貨大樓走去。
遠遠看到百貨大樓前的小廣場上聚集了很多人,吵吵嚷嚷的。四人站在樓前的台階上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會兒就明白了事情的原由。一對來自農村的中年夫婦被賣衣服的一夥人圍在中間。農村夫婦經過時,賣衣服的“托”上前拉客,謊稱農村男子的身材與親屬相近,請農村男子幫助試下衣服,待到農村男子穿上衣服後,便開始訛詐,強行出售衣服。旁邊兩個老人小聲議論說,這夥人天天在廣場上賣衣服,專挑農村人訛詐,因為農村人大都膽小怕事,對陌生的大城市充滿了敬畏,往往抱著花點兒冤枉錢買個平安的心理,吃下啞巴虧。被圍住的農村夫婦反複解釋說沒帶多少錢,有點兒錢是給生病的母親買藥的,一再哀求那夥人放過他們。被圍的農村婦女急得都哭了,而賣衣服的人仍舊不依不饒,推推搡搡、罵罵咧咧,催促農村夫婦趕快交錢。其中的一個人還舉起衣服,指著衣服上的一個口子叫嚷著,衣服已經被弄壞了,不買也得賠錢。更為可氣的是很多看熱鬧的人非但不幫受困的農村夫婦,還慫恿訛詐者打他們,好有更大的熱鬧看,助長了訛詐者的氣焰。
本來風和小海約定了好了出門要少惹麻煩,但眼前的事太令人氣憤了,這種明目張膽的敲詐行為和強盜有什麼區別?更何況在光天化日之下,於最繁華的鬧市區內。風和小海對視了一下,走了過去。誌勇、建國怕風和小海吃虧也跟了過去。風進入人群當中,機警地拉著農村男子的手說:“老叔,怎麼還在這裏呀,我爸在前麵都等急了,快點跟我走吧!”不由分說把中年男子拉出了人群。小海也把農村婦女拉了出來。誌勇和建國緊緊跟在後麵。在四人護送下,農村夫婦懵懂地走出了包圍圈兒。訛詐者回過神後,馬上追了過來,其中一個膀大腰圓的家夥高聲叫罵:“你們他媽的交完錢再走!要不老子給你們放血!”小海陰沉著臉站住了,順手從商店維修用的磚垛上操起一塊紅磚,一掌把紅磚削成兩段;接著又操起一塊,一拳擊在紅磚上,若幹塊兒小磚頭兒飛了出去,打得訛詐者哇哇亂叫。小海一動不動站在磚垛旁邊,眼睛冷冷地盯著追過來的人。有些發懵的訛詐者都停住了腳步,片刻掉頭就跑,飛快地收拾完衣服,像水蒸氣一樣從廣場上蒸發了。看熱鬧人群爆發出一陣哄笑。
四人護送農村夫婦走了一大段路程,停下了腳步,囑托農村夫婦注意安全,小心財物。農村夫婦千恩萬謝,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感激之情。風對賣衣服的那夥城裏人非常痛恨。人和人之間本應是平等的,誰都不願意貧窮,而生活環境、地域差異等因素造就了人們不同的命運,應該善待弱小,常懷惻隱之心,恃強淩弱者早晚會遭到報應的。因為怕惹麻煩,四人拐到了另外一條街。誌勇和建國對小海顯露的功夫十分驚詫、很羨慕小海的身手,一再追問小海是何時練成的?誌勇還說,其實心裏很害怕,畢竟訛詐者人多勢眾,要知道小海有這兩下子,也不用擔心了。小海含混地應付了幾句,風找個話題岔開了。姥爺一再要求風和小海不能輕易顯露功夫,農場離縣城較遠,朋友們並不知道風和小海與“*”的那場打鬥,小海的這手功夫也就成了一個迷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