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聯合考核”與“過程考核”在新聞類課程中的應用(2 / 3)

3、從專業結構出發,聯合多門課程將單項技能考核轉化為學期階段性綜合技能考核

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畢業生能力與用人單位需求存在嚴重脫軌”是近年來就業市場傳遞出的強音。近年來,從用人單位的崗位調研中筆者發現,一個崗位需要的是綜合能力。而學校教育一般將綜合能力分解成各種專業教學模塊,同時在教學模塊中再分解為具體的各門課程。在最後的考核環節,各門課程往往各自為戰,分別考核。因此,學生掌握的技能往往是多個單項能力,沒有形成綜合技能。以網絡編輯專業的專業課程模塊來說,該模塊分為新聞基礎課程、網頁技術課程、網絡編輯課程、音視頻製作類課程等。學生在課程體係中學會了網頁製作、新聞采寫編評、音頻視頻製作技能,卻往往無法在一個網頁中完整呈現出來,因此,“聯合考核”是從專業結構出發適應人才培養需求的必要做法。

4、從課程本身出發,注重考核麵及考核重點

具體到考核方案的細節的確定,則需要各自把握課程的知識點,注重考核的覆蓋麵和考核重點的突出。如在“網絡新聞評論專題”的考核中,從《新聞評論》課程的角度出發,需要在方案中重點突出新聞專題的選題、立意和論證。

至此,一份具有高職特色的,符合就業需求,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考核方案形成了。對於高職教育來說,考核方案不能隨意丟給學生。這不僅因為高職學生在自覺性和悟性方麵有所欠缺,還因為基於以上四個維度形成的“考核方案”就是真實的“項目”,基於“項目”的教學才剛剛啟動,我們還需要在考核過程中嚴格把控,以期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二、基於項目在“聯合考核”與“過程考核”中把控考核過程

如何把控考核過程?“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即是高職傳媒專業把控考核過程的好做法。大項目實現作目標,小項目配合作過程,聯合指導作手段,在整個學期中,教學環節和考核環節相互滲透,互為依托,實現了良性循環。

1、大項目與小項目形成考核項目係統

在考核方案的設計中,要注意將大項目分解為階段性的小項目。這既是配合教學進度的考核小技巧,也是化解學生畏難情緒幫助其循序漸進完成大項目的良策。以《新聞評論》考核項目為例,大項目是“製作網絡新聞評論專題”,子項目分解成了:新聞評論專題分析、選題彙報、觀點撰寫、論證結構撰寫、策劃方案完成等。學生在分析了網上已有的專題後明確了什麼是網絡新聞評論專題,對其內容和形態有了既直觀又深刻的了解;在選題彙報階段,每位同學撰寫五條選題上交,教師與學生共同商量選題的可行性,並最終確定一個選題……大項目與小項目配合形成了考核項目係統,學生在階段性項目的操作中實現了各個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找到了職業自信心。

2、考核方案學期初布置期末收尾,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的教學中,筆者往往在給學生解答為什麼學習這門課?學習什麼?怎樣學習?三個問題後,將考核方案向學生們公布。這一方麵是考慮到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寬裕性,更多的是給學生設置學習目的,帶著項目及其完成項目的疑惑進行主動學習。期末當項目完成後,進行隨堂個人成果展示。如此,考核滲透在整個學期中,推動了教學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