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荊州關公文化的旅遊傳播推廣現狀與對策(2 / 2)

三、構建荊州專有符號,加大荊州關公文化傳播力度

1、將關公文化定位為荊州城市文化,運用多媒體手段傳播

如山東煙台在煙台直飛香港、韓國、日本的飛機上播放城市形象宣傳片;浙江杭州市編訂了《杭州旅遊寶典》,印刷140萬冊以上,實現了對杭州三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大堂和客房的全麵覆蓋;北京在中華世紀壇設置了“魅力北京風雲視屏”,年受眾100萬人以上。荊州可以在動車及長途客車上投放以關公文化為主題的廣告,或像香港一樣,給每一位到達荊州的遊客一個小紀念品。像泰國普吉島一樣,製定幾條主要旅遊路線並推向全球。荊州可以編製關公文化旅遊最佳路線的小冊子,專推一到兩條關公文化的精品遊路線,利用公共資源將荊州關公文化推廣出去。

2、建設特色荊州城,構建荊州專有符號

依據有荊州特色的關公文化建設城市,避免千城同貌,建築是城市具體的形象符號,打造特色荊州城,就是要構建荊州自己的專有符號。通過對荊州關公文化進行編碼和規劃,可以有效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符號,進而提煉出具有關公文化特色的建築符號。關公文化是荊州城市形象的內斂,城市形象是關公文化的外展;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生成基礎,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綜合體現。建設有特色的荊州城,對荊州城市形象的傳播能夠起到提高作用。

3、將關公精神打造成荊州城市精神的品牌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一種文明素養和道德理想的綜合反映,是一種意誌品格與文化特色的精確提煉,是一種生活信念與人生境界的高度升華,是城市市民的精神價值與共同追求。④在漫漫曆史的長河中,主要通過民間口頭傳誦和文學推動,加之曆代統治者出自政治上的原因對關公的尊奉,關公才從一個金戈鐵馬的大將,逐步演繹為武德兼備、義忠兩全的理想化人物,並最終走向了神壇,進入了廟堂,受到芸芸眾生的頂禮膜拜。這一文化現象在中國曆史上是不多見的。關公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關公文化,集忠、義、信、智、仁、勇於一身,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並為釋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質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氣浩然的華夏精神和靈魂。⑤將關公精神打造成品牌,不僅僅能提升荊州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以此指引市民,使市民的文化素養與道德素養不斷得到提高,市民的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給遊客傳遞這個城市的信息,幫助遊客在頭腦中樹立這個城市的形象。

黃帝劃野分州即為九州之一的荊州,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當今旅遊發展的主動力已經不是自然資源,而是創意,創意正有力地推動著文化資源轉化為財富。荊州文化產業必須走創意型發展之路。在開發利用關公文化的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時,一方麵要遵循文化發展規律,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保護好文化遺產;另一方麵通過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努力提升特色文化的核心價值,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益。2012年6月國際關公文化學高峰論壇在荊州舉行,有力的證明了荊州與關公文化的密切關係,利用好關公文化並以此為基礎,荊州關公文化的旅遊傳播推廣定能綻放異彩。□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2012Q052;長江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Y】

參考文獻

①張雪年,《荊州,中國關公文化孕育之所》[J].《三國演義學刊》,2001(1)

②梁若冰,《“關公”文化的現實意義》[N].《光明日報》,2012-01-20

③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④孫湘明:《城市品牌形象係統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⑤盧孝雲,《加快三國文化和關公文化研究、利用和轉化》[J].《三國演義學刊》,2001(1)

(作者:餘依思,長江大學文學院學生;陳紅蓮,長江大學文學院新聞係副教授)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