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通信智能終端的普及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2006年底麵世的飛信,是中國移動進軍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開端,成為通信網和互聯網融合的一個標誌型產品。當飛信推出並主打免費短信服務時,它受到了強烈的追捧。作為打通PC與手機的一種變相短信業務,其用戶在中國移動的強力推動下大幅增加。開發者希望能夠利用飛信融合人們最常用的語音、數據、短消息、多媒體信息等多種通信方式。飛信保證了用戶永不離線,實現無縫鏈接的多端信息接收,可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移動通信+互聯網+客戶端”的綜合性體驗,使得飛信突破了第一代即時通信工具的包圍圈,漸成為新一代即時通信工具的翹楚。
4、微信暢想曲——平台互動,拴住用戶的心
飛信並不是一個跨平台且開放的應用,人們對免費、可移動、跨平台、可推送的移動即時通信有著強烈的需求。“3G時代的手機傳播是一種多媒體傳播。它可借助文字、圖片、圖像、聲音等任何一種形式或幾種組合來進行傳播活動。”④2011年1月,騰訊推出了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微信。截至2013年10月23日,微信用戶達6億,而且仍在加速普及中,這樣龐大的用戶量帶來了對信息的巨大需求。基於這樣的情況,搭建平台以集成應用、聚合用戶的做法被廣泛看好。企業通過LBS、手機二維碼、手機支付等一係列多媒體功能,實現客戶關懷、營銷推廣、品牌傳播等目的,與用戶一對一的互動交流,並在任何時刻將信息最及時地傳遞給他們。基於這些功能,微信已遠遠超越了其最初設計的語音通信屬性,其平台化的商業價值顯然更值得期待。
二、即時通訊演變下的手機廣告發展趨勢
基於對以上四種手機即時通訊工具演變的梳理,現結合其優勢和特色加以對比分析,並對手機廣告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1、手機廣告形式和內容趨向多元化、融合化
作為最早的即時通訊工具,短信廣告是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手機廣告發展最初的形式。隨著手機上網功能的不斷增強和GPRS技術的普遍應用,用戶對手機即時通訊的需求日益增長,短信廣告傳播形式已經不再拘泥於文字,廣告可選擇的形式日益豐富,逐漸轉向文字、語音、數據、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內容,因此,內容提供商不應僅關注如何豐富自己的內容產品,而應致力於打造可被多次消費的“精品”內容。“每當一種新的媒介形式出現或發展的時候,它很可能就在長期地影響現存的一切形式媒體的發展,並相互作用,彼此在發展中共同演進和共同生存。”⑤隨著手機用戶的增多及其對手機內容需求的增強,僅僅依靠某一家或某一類企業進行內容生產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發展。基於這樣的情形,以及市場對內容產業前景的看好,專業的內容提供商、傳統媒體機構和移動運營商等都紛紛投身到移動內容的產業鏈條當中,根據自身的能力及資源優勢扮演不同的角色。
2、手機廣告與用戶間關係趨向私密化、人性化
傳統短信、彩信的一個頑疾就是私密無法保障,而飛信、微信則普遍采用用戶關係認證來保障用戶的隱私權。飛信、微信還增加了手機綁定功能,進一步將用戶實名化。現在通過對微信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後,就可以給需要的人發送需要的信息,不再是垃圾,在此情況下,垃圾短信的生存空間已經被“擠壓”,用戶的被騷擾度降低,同時這部分也將成為O2O的重要渠道。通過手機認證、用戶關係驗證,很好地保護了用戶的隱私,杜絕了垃圾廣告和惡意騷擾。手機廣告隻能采用更好的服務,更符合社會化原則的人性化方式,才能更好地被大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