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報業集團都對主報進行了改版,一方麵,以政治、經濟、文化、評論幾大版塊來吸引知識文化水平較高的核心受眾群體;另一方麵,又增加了社會新聞、生活服務、娛樂、體育等更加豐富的內容來吸引層麵更廣、數量更多的讀者。
二、提升品牌意識,擴大品牌影響力
一個報業集團看得見的固定資產和經濟效益反映了過去和現在的實力,而品牌所凝聚的無形資產則集中體現著報業集團的綜合實力。《廣州日報》就是抓住了品牌這一特點,著力打造品牌效應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這些年各個領域中品牌意識的提升,有多家報業集團在推廣品牌方麵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一方麵,善於結合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往往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如果黨報能夠借助重大事件,必然能引起人們的關注。2002年《廣州日報》將廣州至北京的T15/16次列車冠名為“廣州日報號”,成為中國第一個用鐵路列車冠名的報業集團;同年,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與中國新華航空公司聯手,將一架波音737客機冠名為“天津日報號”,開創了媒體與航空運輸產業合作的先河;2005年,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策劃的《解放日報“神六”紀念特刊》隨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進入太空的中文報紙……中國傳媒正在從產品時代走向品牌時代,從經營時代走向創意時代。②
另一方麵,策劃公關活動,是品牌推廣的一條捷徑,報業集團應主動策劃相關公關活動。2006年,象征著中瑞友好經貿關係的仿古商船“哥德堡號”訪問廣州。《廣州日報》與廣州電視台聯合主辦“海上絲路魅力水手選拔大賽”,派記者與選手一起上船,記錄下了沿途風光和船員的生活。廣州修建了一艘仿古機動木殼帆船,按照國際通用的航海禮儀迎接“哥德堡號”的到來,《廣州日報》成功地將其冠名為“南海神·廣州日報號”。這一係列活動加深了廣州市民對《廣州日報》的品牌印象。
三、把握現代科技,與新媒體緊密結合
近年來,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對報業形成了巨大的衝擊。為了迎接這一挑戰,已有許多紙媒開通了網絡版、手機版等。作為集團主報的黨報,要想做大做強,成為真正兼具政治經濟雙效益的主流大報,新媒體這一塊絕對不能空白。
《廣州日報》的多媒體數字報紙是由廣州日報集團旗下大洋網經營的。該數字版融入了視頻、音頻等多種互聯網表現形式,並且擁有超大的版麵和較快的下載速度,為讀者帶來了更加立體全方位的閱讀感受。而《廣州日報》的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平台則隨時更新熱點信息。此外,其開發的移動應用客戶端也方便了手機用戶,讓讀者能夠隨時隨地不受時間空間限製閱讀報紙。
總之,在新形勢下,雖然黨報麵臨著一係列的挑戰,但是以黨報為主體形成的報業集團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發展方向。如果黨報能承受壓力,從一些成功的報業集團的主報發展身上汲取改革發展的有益經驗,化壓力為動力,轉變辦報方式,一定能夠使集團的主報成為真正意義上引導整個集團前進的主流大報。同時也使得整個報業集團在發揮政治優勢和產業優勢的同時兼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①戴玉慶,《報業集團呼喚改革》[J].《中國記者》,2006(2)
②吳鋒,《中國報業集團十大創新報告》[J].《青年記者》,2006(8)
(作者:吳麗娜,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1級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竇鈺萱,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3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