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女媧神話看親情劇中女性的審美心理(1 / 3)

從女媧神話看親情劇中女性的審美心理

聲屏世界

作者:王娟 農文玉

【摘要】女媧神話在我國文化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向世人展示的女性形象是人們對女性最原始的認識.親情電視劇恰以女性為主,摻雜著災難、窘迫、犯罪、叛逆、誤會、委屈等一係列遭遇元素,但是主人公的堅韌、頑強、自立、善良等品質將困難一一破除,這些和神話中的女媧形象大體一致。

【關鍵詞】女媧女性形象審美心理親情劇

一、女媧神話中的女性審美心理

女媧是我國流傳時間久遠、流傳範圍廣泛的著名神話人物,是華夏民族尊崇的“大母神”①。關於她有許多神話故事(本文例舉三個典型故事),體現出從古至今人們對女性形象的美好向往。

1、“摶土造人”

對於這一神話不同的著作有不同的記載。《淮南子·說林訓》記載:“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②。意思是黃帝分辨男性和女性,上駢之神生耳目,桑林之神生手臂,造人過程中,女媧有化育之工。東漢《風通義俗》如是說:“訴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造人,劇務,力不暇接,乃以繩於泥中,舉以為人。”這則故事表現出女媧兩種形象:一是創造者的形象。這在一些文學著作中,大家族的女性長輩身上得到充分體現。像《紅樓夢》中的賈母,《嶽飛傳》中的佘賽花等都是家族中對開枝散葉起重要作用的人物,當然這也是作為大家族女性長輩受到尊敬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無私奉獻、辛勤勞碌的形象,這在無數母親身上得到充分體現。

2、“煉石補天”

傳說生命形成以前,天地混沌,烈火不滅,水患不消,猛獸不斷。於是女媧以五色石補天,砍掉鼇足支撐四方,殺掉黑龍救濟冀州,才形成現在天圓地方,平安祥和的氣象,故事體現了女媧整理乾坤、懲惡揚善、關心人民疾苦的英雄形象。

3、“製作笙簧”

女媧製作笙簧,奏出美妙的歌聲,使人能樂在其中,靈魂得到淨化,傳達出和諧、和合的精神。這一故事中的女媧是文化引導者的形象。她不僅給了人類肉體,還賦予他們以精神和靈魂,引導他們在思想和道德上走向升華。“孟母三遷”、“嶽母刺字”,這兩個故事在傳統敘事中長時間地被賦予正麵價值,而從其中就可以若隱若現地看出作為文化引導者形象出現的女媧神話原型③。

以上三個故事,一個是人類起源神話,女媧是創造者;一個是救世故事,女媧是照看者;一個是通過笙簧,以“音樂”為介質,使人們的精神生活保持和諧、平衡。這三個故事事實上是一個體係完整的創世神話。女媧不僅創造了人類,而且承擔著整理乾坤、維係和諧、建立價值的使命。

如果將這一創世神話映射到家庭當中,恰好和我們的家庭生活吻合:女性生兒育女,哺育孩子長大成人,為子女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並且教育孩子與他人以及所處的環境和諧相處。所以所描述的女性實際上是以母親形象出現並顯示其意義的。

二、親情電視劇中女性形象的女媧印記

1、親情電視劇的特點

(1)平民精神的抒寫——彰顯人文關懷。馬斯洛創立的“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④。其中,自我實現需求是指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它是最高級的需求,也最能體現真、善、美的人類本性和最終目標。從個人來說,大家渴望安全,能夠互相依賴。親情劇的出現填充了人們對於親情的渴望,它貼近人們的內心情感,人們通過融入其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遺失了很久的人間真情,得到了社會競爭所無法給予的情感的慰藉,從而獲得一種滿足感和自我實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