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音樂類電視節目的創意策劃及價值實現(2 / 2)

2、產業價值的實現

(1)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我是歌手》的成功,無論為歌手、主創還是廣告商等都帶來了回報。雖然節目前期為了搭建舞台、購置音響設備、請策劃請歌手等都耗資巨大。但節目播出之後,湖南電視台收視率飆升,廣告商也收益巨大,選手也迎來了演藝事業的春天。同時,涉及到的相關產業,如唱片業、網上音樂下載行業等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2)產業鏈的實現

《我是歌手》節目的成功播出之後,實現了一係列的產業鏈價值。首先,節目開發了老歌手市場。比如:演唱會市場、唱片業市場、廣告業市場等等。第二,頂尖的樂隊、器樂、音響設備、舞台效果等使各方麵的創作團隊在實現自身音樂價值外,也實現了商業價值。對於樂器製造業、音響舞美產業、樂手等來說,都帶來了收益。第三,《我是歌手》重塑了金曲,這對於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一時之間,這些歌曲的網絡點擊率飆升,對於音樂市場、唱片行業都帶來積極的影響。

三、從《我是歌手》看音樂類電視節目的創意與策劃

1、受眾定位與策劃

《我是歌手》較以往的音樂類電視節目,受眾麵廣。這裏的受眾麵是指各年齡段與各地域的受眾。一個節目在策劃的時候,受眾定位很關鍵,這最終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視率與回報。所以從《我是歌手》來看,一個節目的策劃,其內容一定要考慮到各年齡段、各地域的受眾口味,這樣才能獲得效益。

2、注重內容創新及人才的培養

《我是歌手》雖為引進,但經曆了本土化改造,並結合自身特點,有所創新。節目較國內其他的音樂類電視節目,從內容上來看,帶給觀眾的都是“新鮮”的。再加上節目本身音樂製作水平高、歌手演唱到位,整個節目一氣嗬成。

從這一成功的案例來看,在進行音樂類電視節目策劃的時候,一定要講求“創新”。而創新需要人才,針對這一類節目的音樂創意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音樂創意人才的智力支持不隻是創意人才對音樂本身的創新與創造,當下音樂產業的發展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音樂創意人才既懂音樂藝術發展規律,又懂經營管理與市場營銷,還需要他們具有前瞻性眼光。隻有具備這些知識儲備的創新型人才的智力輸出才能將我國的音樂產業提高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也才能不斷提升音樂創意活動的藝術水準和觀賞性,從而在根本上推動音樂產業的發展。①因此,對於音樂創意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另外,如想節目實現效益與口碑雙贏,則要擺脫低俗化或擺脫製造負麵噱頭,以積極正麵的內容來影響受眾。

3、發布渠道多元化

《我是歌手》通過多種渠道宣傳節目、播出節目以及發布新聞。在節目播出前期,湖南衛視就在其黃金時段播出節目宣傳片。官方網站與官方微博也對節目進行宣傳。節目雖為錄播,但保密工作良好,播出後引來大量媒體的跟蹤報道與網友的熱議。因此,電視娛樂節目要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除了借助電視媒介本身外,還應該聯合紙質媒介和網絡媒介,並積極利用手機等現代傳播工具,整合相關媒體資源。②並且在宣傳的內容上,要做到“足夠吸引人”。

4、注重產業鏈的打造

傳統的音樂產業是指原創音樂的生產和傳播,其中傳播可分為現場演出和媒介傳播,傳統上的媒介傳播以唱片等有形媒介和廣播等無形媒介為主,隨著技術的發展,依托互聯網和無線通訊網進行的網絡傳播逐漸趨於主流。而現代的音樂產業,還包括以音樂為主要創意內容的各種文化產品形式,如以戲劇為載體的音樂敘事形式——音樂劇、以電視節目為表現形式的音樂比賽或選秀、以手機為載體的音樂彩鈴、以及以旅遊產業為依托的山水實景音樂演出等,同時,作為音樂版權延伸的卡拉OK 音樂服務也成為音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③

因此,一個優秀的音樂類電視節目,它也一定能帶動產業鏈的運營。比如演唱會市場、網絡點擊率、唱片業市場等等。如此,製作與播出這個節目的團隊與電視台都能獲得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①③許蕾,《中國音樂產業的創新與融合發展》[J].《東嶽論叢》,2013(5)

②劉曉歡,《綜藝類娛樂電視節目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作者:安徽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2012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