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爸爸去哪兒》走紅原因
聲屏世界
作者:李洪才
【摘要】湖南衛視首播的大型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一經播出就獲得好評,該節目不僅是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反映,也是對之前電視娛樂真人秀節目的超越,並且在給我們帶來純真歡笑,窘態幽默的同時,也給觀眾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做了示範,這會讓觀眾在娛樂之後有所反思。
【關鍵詞】《爸爸去哪兒》真人秀親子教育
在“你未唱罷我登場”的電視選秀節目之後,2013年10月11日,湖南衛視首播了全國首檔大型明星親子生存體驗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節目一經播出迅速走紅。
該節目版權和模式購自韓國時下最紅的MBC電視台的《爸爸!我們去哪兒?》,同時期開播的親子真人秀節目還有青海衛視的《老爸老媽看我的》以及陝西衛視的《好爸爸壞爸爸》。其中以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最為火爆。節目以五對明星父子或父女作為拍攝主角,展現了明星父親在沒有母親的幫助下照顧孩子的經曆。
一、節目直麵社會,反映日常生活
在當今社會,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父親在家庭中依然承擔著頂梁柱的角色,而可能的代價就是對於孩子教育的缺失。對於那些共同承擔家庭經濟責任的父母,或者各自追求自己事業的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成為當今社會應該思考的問題。社會上的一些關於家庭教育缺失從而導致孩子犯罪的案件,一次次給人們敲響警鍾;還有一些兒童遭到各種安全威脅的案件頻發,也需要我們思考怎樣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以及怎樣培養孩子應對這些突發問題的能力。《爸爸去哪兒》可以說是對家庭教育問題的一個反映。
在親子真人秀節目之前大部分電視台都在上演“你未唱罷我登場”的歌唱類選秀節目。①該類節目一經落幕,對於收看節目投入度高的觀眾來說,節目的結束就意味著“狂歡的結束”。長期從事模式節目引進的世熙傳媒總裁劉熙晨指出:“做電視節目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打動觀眾,但現在很多大型節目包括音樂選秀都已經變成了秀,很難再感動觀眾。”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一改往日“造夢空間”式的演繹,而是給觀眾展現著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瑣碎,這些家庭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可能沒有“造星”舞台的光彩奪目,但給觀眾帶來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感動和歡樂。
二、在未知條件下,觸動真誠的歡笑
在簡單的生活之外,《爸爸去哪兒》並沒有沿用傳統競爭的方式來增強節目的懸念性,而是利用弱化競爭的方式,在五組家庭平行展開的情況下,顯現教育孩子上的酸甜苦辣。當然沒有競爭機製並不等於沒有挑戰,明星爸爸們最大的競爭不是來自參賽的其它家庭,而是來自自己本身,可能在以前的生活中自己完全沒有想到遇到的問題,在節目中都會一一出現。例如,爸爸張亮感慨以前在家中隻要孩子鬧脾氣,塞給他一些零食、玩具就好了,可是在所有零食、玩具都被沒收的情況下,張亮隻能思考怎樣才能和孩子和諧相處。正是在節目中,因為有孩子的參與,許多因素都充滿了未知性,在未知的條件下,觸發的人性之美才是最值得我們欣賞的。
有人認為,娛樂傳承文明的意義其實遠勝於其作為實施教化手段的意義。②雖然國家相關部門針對目前大眾傳媒娛樂至上的風氣頒布了限娛令,雖然《爸爸去哪兒》是對之前唱歌類選秀節目的反叛,但是在節目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娛樂的蹤跡,但是這種娛樂又並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狂歡化的娛樂,而是發自內心的純真的歡樂。例如,在第3期中,當爸爸王嶽倫帶著女兒王詩齡買菜的時候,女兒被幾個好奇的小朋友圍觀,當被問及“你是大明星嗎”,王詩齡卻回答“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相信看到此處的觀眾一定會忍俊不禁。世界上最天真的笑容莫過於孩子無邪的笑臉,這些笑不是通過刻意營造的,而是發自內心的笑。
除了可愛的孩子們給觀眾製造笑點外,還有那些去掉往日明星光環的爸爸們給觀眾帶來的歡笑。對於這類現象有人稱為脫冕的英雄,與之相對的則是加冕的草根英雄③。所謂脫冕的英雄就是讓那些昔日輝煌的明星去一些陌生的領域做一些陌生的事情,類似的節目有《謝天謝地,你來啦》、《星跳水立方》、《我是歌手》等。而加冕的草根英雄指那些通過選秀節目讓普通群眾走紅的節目,類似的節目有很多。對於那些脫冕的英雄,觀眾之所以喜歡是因為明星們已經不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而是以“平民”的身份,過著“平民”的生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不如“平民”的生活。在“苦難生活”的壓迫下,明星們想方設法為照顧好孩子忙碌著,但卻因為對“平民”生活的不適應,窘態百出。例如,第3期中,爸爸王嶽倫在菜市場討價還價,當賣菜老板隻收自己4元時,他卻不停地說4塊5行嗎?這時的賣菜老板一臉無奈,觀眾從而在旁觀中獲得了“笑”的滿足。因此,觀眾對於這種節目的喜愛已經超越對於某一個明星的追捧,更多的是看到明星們在現實生活中展現的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