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新聞編輯的把關職責(1 / 2)

淺談新聞編輯的把關職責

業務探索

作者:史力

【摘要】由於記者在前方采寫,受時間和個人視角的約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種瑕疵甚至錯誤。一旦帶有錯誤的新聞見報,輕則讓新聞本身的價值受到損害,重則會釀成新聞事故,造成不良影響。編輯是新聞活動的後期階段,編輯的一大職責就是對記者的稿件進行“把關”,確保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做到準確無誤。本文對編輯如何做好“把關人”進行探析。

【關鍵詞】編輯把關人職責

談到新聞工作,通常會用“采、寫、編、評”四個字來概括整個新聞活動,可以說,這四個字極其精煉地表達了新聞活動的主要過程。從字麵意思看,都很好理解,前期的兩個階段——采訪與寫作,一般是記者完成;而後期的編輯與評論則交與編輯審稿(這裏包括報社最高一級的老總看板、簽樣)和專門的評論員(有的記者也會擔當評論員的角色)發表評論,對某一新聞事件做更深入、細致的分析,以引導受眾對新聞事件有更加理性和全麵的了解。

近年來,在個人的新聞實踐中,筆者越來越體會到,由於記者在前方采寫,受時間和個人視角的約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種瑕疵甚至錯誤。而一旦帶有錯誤的新聞見報,輕則讓新聞本身的價值受到損害,重則會釀成新聞事故,造成不良影響。而作為一名記者,在與後方編輯的日常工作聯係中,對新聞編輯的把關作用也逐步有所了解,收獲不少。筆者對於新聞編輯的核心概念的理解,還要套用盧因的“把關人”理論,核心概念就是“把關”,因為編輯是新聞活動的後期階段,編輯的一大職責就是對記者的稿件進行“把關”,以確保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做到準確無誤。具體來說,如何做到準確無誤,也即如何把好關,個人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基本新聞事實的“把關”——力求準確

這是新聞編輯們把關的第一步,也是把關的基礎。

所謂基本新聞事實,就是組成某一新聞事件的單個新聞事實。我們都知道,現在報道的新聞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單個的事件,而通常都會由幾個子新聞(或曰單個新聞)組成。因為現在的受眾對新聞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知曉當下發生的事件外,還要求對該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都有所了解,這就要求編輯們在審閱記者的稿件時,對新聞背景、新聞由頭都要有所知曉。筆者經常會接到夜班值班編輯的電話,反複核對文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小到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大到該事件的背景等等,不放過任何一個基本的信息點,力求做到對基本新聞事實的準確報道。

二、對整個新聞事件的“把關”——整體真實

新聞報道,首要的要求是準確。之所以強調準確,是為了做到對整個新聞事件客觀、真實的報道。也就是說,在對單個新聞事實做到準確把關的基礎上,編輯們還要將整個事件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來判斷這一新聞事件整體的真實準確性。如果這一點沒有做好,往往一個新聞便會成為謠言的始作俑者,而且會將真相遮蓋。最鮮活的例子莫過於新疆的“七五事件”了,境外媒體居心叵測地將該事件中發生的單個事實有選擇性的組合到一起,企圖製造出一種“中國政府強力鎮壓正當示威遊行的群眾”的新聞假象,誤導境外受眾,達到妖魔化中國的目的。

因此,編輯們的把關任務不僅僅是核實基本信息那麼簡單,他們還要掌握整個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以求對整個新聞事實做到正確的判斷,把握好整體的真實,這是在基本新聞事實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一層的要求。

三、嚴把政治方向關——政治正確

在我國傳媒的語境下,政治方向始終貫穿著新聞活動的始末,而嚴把政治方向關,是編輯們必須具有的本領,這也是全體新聞媒體從業人員都應具有的職業素質。人們常說,從事新聞工作的人要有強烈的政治敏感,從記者到編輯再到評論員甚至媒體領導,如果政治方向把握不準,那麼新聞工作可能就不適合你。我國新聞工作方針中就明確要求“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以正麵報道為主的方針。”、“遵守黨的宣傳紀律,自覺地與黨和政府保持一致”,而這裏所說的與黨和政府保持一致,就是政治方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