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中層領導的表揚藝術(2)(1 / 2)

蔣介石就很注意表達自己對下屬的器重、賞識和厚望,以此來達到籠絡人心的目的。蔣介石為了掌握屬下的情況,專門搞了一本小冊子,記載著師級以上官員的字號、籍貫、生日、喜好、親緣以及一般人不太在意的細節。少將以上的官員他都要請到家裏吃飯,由蔣經國作陪,飯後總要合一張影,這些做法無疑大大地抬舉了屬下的身價。蔣介石給部屬寫信也習慣地稱兄道弟,還用字號,以示對屬下的欣賞。蔣介石很懂得傳統習俗中的人情世故,他對部屬的名號、生辰八字、籍貫記得爛熟,很善於利用別人的生日大作文章,使部屬往往感到受寵若驚。雷萬霆調任他職時,蔣介石召見了他,並說:“令堂大人比我小兩歲,快過甲子華誕了吧!”雷萬霆一聽,眼淚都快下來了。激動地說:“總統日理萬機,還記著生母的生日!”蔣介石寬慰他說:“你就放心地去吧!到時我會去看望她老人家,為她老人家添福增壽。”雷萬霆看到蔣介石如此器重、關心和賞識自己,自然死心塌地地成了蔣的心腹。當然,蔣介石對下屬的賞識和讚揚也是區別對待,愛官的給官,愛錢的給錢,愛地盤的給地盤,對像陳布雷這樣既不愛官又不貪財的知識分子,他也有辦法對待。當陳布雷50歲生日時,蔣為他寫“寧靜致遠,淡泊明誌”八個字,並附記:“戰時無以祝壽,特書聯語以贈,略表向慕之意也。”蔣介石這一做法非常虛偽,但陳布雷並沒有悟出來反而死心跟蔣走,最後在極度失望中自殺,棄暗不肯投明,也算是一言殺士了。

口頭表揚必不可少,但如果僅僅限於口頭,則下屬就會懷疑中層領導表揚的誠意和價值,而一絲一毫的關心與體貼的實際行動則是最樸素、最實在、最真誠、最珍貴的表揚和肯定。領導讚美的一句話可能三兩於心,乃至終生難忘。

在現代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社會裏,單純的領導與被領導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人道主義受到人們的青睞。關心人才、愛護人才、珍惜人才、尊重人才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在中層領導和下屬之間摻入了感情和友誼的因素,對開展工作極為有利。這種方法有可能使中層領導變成一個富有人情味的權威。

15.2.6表揚可借他人之口

《三國演義》中,貂蟬就曾經用過這種表揚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一回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貂蟬曰:‘妾在深閨,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以為當世一人而已。誰想反受他人之製乎?’言訖,淚下如雨。布羞慚滿麵,重複倚戟,回身摟抱貂蟬,用好言安慰。”

貂蟬在話的前半句,就是借口於人,把呂布捧上了天,後半句又陷之入地,這就使得呂布深感愧對貂蟬對自己的讚揚與敬慕,不覺“羞愧滿麵”。可以說,貂蟬這夾以涕泣的數語,對呂布後來反殺董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你借他人之口表揚人,絲毫不會影響你的表揚效果。一般來說,人們都傾向於認為,你的借他人之口加以表揚的方式不過是一個托詞,你所表達的其實正是你自己的真實看法,隻是你羞於直接說出口而已。

借人之口表揚人,會使你的觀點蒙上一層麵紗,其中微妙的心理不僅常常使人感到驚奇,更會令其陶醉在猜想的快樂中。

15.2.7表揚應圍繞重心

少說我、多說你的表揚原則,主要是指要使對方始終成為你們談話的重心,你可通過表示欣賞、求教等方式來顯示你對對方的由衷讚歎。你要善於分享他的歡樂,肯定他的成功,為他所驕傲的事情喝彩。總之,你要使他得到在別人那裏得不到或未被滿足的某種心理需求,使對方感到被關懷,自我價值得到某種實現。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作為賈府“通天”級的人物,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就有著一定的水平,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在林黛玉初入賈府時,曾有這樣一段描寫: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隻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說罷使用帕拭淚。”當賈母笑著讓她別再提及那些傷心話題時,“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攜著黛玉之手,籲長問短,吩咐婆子們去準備房間。這裏,王熙鳳做事真可謂是滴水不漏。她善於讚美,明裏誇了黛玉的容貌和氣派,暗裏則又迎合了賈母疼愛外孫女兒的心態。不但如此,她還善於同情,為對方的命運的不幸而傷心落淚。並且,自稱一心都在了黛玉身上,為她喜、因她悲,竟忘了別人的存在。最後,她還特別留意在生活上關照黛玉,處處顯示對對方的關心與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