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中層領導協調衝突的藝術(3)(1 / 3)

別讓權力太過格

下級有了過失,中層領導嚴格把關是對的,但在方式方法上未必非“大殺大砍”不可。和氣商量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硬板麵孔;單獨可以處理的事情,也無必要興師問罪。小題大作隻會把情況弄得更糟,更何況人人都會犯錯誤,就是領導也難免的。當然,“讓”、“不讓”要看問題的性質,原則問題無論如何不能讓,這關係到組織紀律和整體利益問題。中層領導對待這類衝突,必須是非清楚,分寸把握得當。

別拿芝麻當西瓜

實事求是地講,領導與下級的矛盾一般不是一下子產生的,往往有一個由小到大、由隱到顯的轉化過程,而且也不是無條件轉化的,經常與時空條件、事件性質有密切關聯。這就要求中層領導對各方麵情況的掌握必須周密,對各方麵矛盾的發現必須及時,並根據具體的人、具體的事和具體的環境,采取適當方法,及時妥善處理。具體做法是:

領導與下屬發生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出在彼此溝通方麵。溝通渠道不暢,導致彼此溝通不及時,還有時是隻有一個方麵在努力,而另一方卻意氣用事,消極應付,待消極的一方醒悟,再尋求彌補時,努力的一方卻又心灰意冷。於是,“剔頭挑子一頭熱”變成“粉皮擔子兩頭涼”,舊隙未泯,又添新怨,結果越鬧越僵,最後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與下屬相比,中層領導畢竟是作為上級,處於主動地位,不論誰對誰錯,都有責任抓緊時間當麵溝通,把事實說清楚,讓隔閡早消除,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

(2)泄“洪”排“沙”。

領導與下級的衝突也可能導源於下屬的某種一時一事的怒氣怨言,過於計較這些東西總是不明智的,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所有下屬也失之教條。有怨氣就要讓人家發泄,而且要讓人家充分發泄;即或在發泄過程中有過頭、“走板”的時候,也應該讓他講完,因為人在有情緒的時候,往往會慌不擇言的。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方式幫助發泄者分清是非、對錯,該批評則批評,該引導則引導,該肯定的也要肯定。當然,如果能及早發現苗頭,解決問題,避免衝突的發生就更好了。

(3)轉移升華。

轉移,就是當下級情緒激動,任何勸說都無濟於事、矛盾衝突已不可避免時,力爭轉移其注意力或回避實質性問題,弱化乃至減輕矛盾程度。升華,是在對下級的某些要求,包括正當合理的要求,也包括並非正當合理的要求,不能立刻給以滿足的情況下,通過強有力的思想說服工作,使其認識到某些要求眼下尚難實現,目前應當用一個新的、有現實價值、經過努力又可實現的目標來替代,使其思想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12.5區別對待不同的衝突

關於下屬的失禮、失信和失誤問題,每一個領導都不願遇到,但每一位領導都無法回避。中層領導隻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之,就完全有可能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時還能將壞事變為好事。

12.5.1對待下屬的失禮:宰相肚裏能行船

有的員工在領導作報告時,一邊聽一邊交頭接耳,該鼓掌時不鼓掌,不該鼓掌時亂鼓掌;有的員工在公開場合故意與領導者“頂牛”、“較勁”,領導者指東,他偏向西;有的員工喜歡在背後給中層領導編排和傳播一些小道消息,甚至還搞點惡作劇之類;有的下屬對凡是當“官”的,就看不順眼或“敬而遠之”……凡此種種,都屬於下屬對中層領導不講禮節、禮貌的失禮行為。

麵對不時會遭遇的下屬的失禮行為,作為中層領導者,首先要有“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度量,切不可因下屬對自己不尊重就恨之不已,劍拔弩張,更不可伺機報複、給人“小鞋”穿。其次通過認真分析,下屬對自己失禮的原因不外以下幾種:下屬對自己抱有個人成見;由於下屬性格的怪僻;下屬恃才傲物,心智不成熟;自己在工作中沒有堅持原則;自己的領導方法欠缺等。如果是因為下屬無理取鬧而致失禮,應盡可能給下屬以寬容,淡然處之;如果是因自己方麵的原因而致下屬失禮,就應主動向下屬賠禮道歉,說明情況,並加以改正,以重新贏得下屬的好感與尊重。

12.5.2對待下屬的失信:得饒人處且饒人

員工對領導交代要按時辦好的事,到時卻忘得無影無蹤……凡此種種,都源於下屬在工作中不守諾言的失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