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勤管理中的“柔性管理”
與“以規章製度為中心”的剛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質,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製性方式,在員工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誌變為個人的自覺行動。
一是在“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感召下,推行“人性化”考勤管理製度。在遲到、病假、學術假、年休假等體現學校人文關懷的假種管理上,給予教職工寬鬆的環境。如獎勵製度,對當月考勤表現好的部門及教職員工給予獎勵等。
二是在具有導向、約束、凝聚、激勵作用的校園文化前提下,注重溝通,調動教職員工士氣。如設立部門全勤獎,獲獎的部門有活動經費,可以安排團隊活動,使團隊溝通更加順暢,工作環境更加和諧,有效提高團隊凝聚力。
第三,雖然是人事部門製定了符合校園文化的考勤管理方案,但教職員工的自我管理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問題員工在學校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部分員工有思想,有主見,並不見得就一定會成為學校發展中的害群之馬,關鍵是看職能部門如何運用好自己的職責權限,如何引導這部分問題員工,將他們的聰明才智引入正途。
3.建立適用於本校的考勤網絡管理係統
高校教職員考勤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環節,傳統的考勤方式是手工考勤,後來隨著電子化的普及,各種各樣的考勤係統隨著考勤製度的規範化誕生。現在很多單位都在使用考勤軟件即考勤管理係統替代傳統的手工考勤,大大減少了手工統計的工作量。暫且不談教職工的誠信問題。這種係統以網絡為載體,主要功能是,每個教職工可以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係統,輸入自己當天的出勤工作內容或缺勤原因(可選)。係統可實現考勤數據實時傳輸,局域網內可實時查看考勤情況,管理人員可分別對自己所管理部門進行考勤報表、查詢及管理工作;同時可方便實現網絡提交請假及審批工作。
4.建立定期通報製度及不定期抽查製度
在奮發、進取、和諧、平等的校園氛圍中,樹立考勤管理的公平、公開、公正性。管理者可以采取在學校內部定期公布各部門月考勤情況的形式及不定期抽查某部門某月的考勤情況,這樣既起到了教職工對考勤情況的自我核實,以保證考勤結果的準確性,也培養了教職員工自我監督、互相監督的習慣;同時,激發了教職員工的團隊榮譽感,消除員工不滿情緒,以樹立榜樣知覺效應。
事實上,考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教職員工的教學、組織化過程、報酬及福利等,當然它還直接影響著教職員工的工作士氣和忠誠度,並可能帶來工作中的衝突。然而,如果學校僅僅想通過製定一份完好的考勤管理製度來達到規範員工出勤的目的,隻能陷入自己的一廂情願,因為畢竟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理想往往與現實是有差距的。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來嚐試各種考勤方式,發揮出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節省高校的績效管理成本,使各高校的教育事業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燕.人力資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北方經濟,2009,9
[2]陳俊鍵.高校人力資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