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研究現狀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就有人從事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和著述,至今已經形成了相當豐富的研究資料,比如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兩大模式,同時並逐漸地形成了勞動者權益會計模式。
其一,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主要是從投入人力資源成本的角度出發,對開發人力資源所引起的成本進行計量和報告。這種理論主要服務於企業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為這些部門的宏觀管理和決策提供服務。
其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就是從產出的價值出發,核算人力資源所產出的價值。這種理論則主要為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生產經營決策服務,這種理論可以直接計算人力資源所產生的效益,將人力資源產出價值同投入價值相對比,從而得出相關數據或結論,為企業服務。
其三,勞動者權益會計,是在上麵所提到的兩種會計基礎上進行改進的,通過重構傳統會計模式,實現了兩大會計模式的融合,即人力資源會計與傳統財務會計的相互融合。這樣就明確了人力資源的產權歸屬,提出了勞動者權益的概念以及人力成本的基本原則,同時對人力成本的補償權和收益權進行了承認。
二、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
1.應用於企業人力資源的投資效益分析
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研究和開發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效率,改善企業自身經營管理能力,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企業人力資源投資具有短期實效性的特征,也就是投資就必須帶來現實的利益,要求短期內必須取得應有的成效。同時,企業人力資源投資要有目的性,也就是要圍繞解決一個問題而進行的,目標明確,可以量化目標,即要求投資的貨幣資金必須是可以用數字來衡量的,無論投入多少資金,都必須可以以收益的形式收回投入和資金。
人力資源的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對人力資源的成本進行分析,如對成本的取得、開發、使用、保障和離職等。就開發成本而言,可以通過人力資源的投入和產出為企業提供成本和效益的相關有效信息,從而使得企業在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安排上更有效率,也更加的科學。
同時,也可通過對受訓員工的培訓成本和收益進行分析,看是否工作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提高,通過以上兩個方麵來衡量企業人力資源培養的效率。隻有如此,才能使企業避免出現盲目開發、不計成本的現象。一個職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收益要大於企業對此職位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和相關的其他成本,隻有如此企業才能保持增值。
2.應用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定量分析
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是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要求逐步提高的必然結果,其主要方法就是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人力資源的相關數據,尤其是人力投資成本的數據。人力成本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人力資源投資的分析,因為隻有成本準確才能計算正確的收益,人力資源成本貫穿於整個人力資源投資、收益的全過程。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管理藝術,但同時也是一門管理科學,需要有定量的分析。而人力資源會計成本則可以提供相對的成本信息,為管理招聘提供比較精確的數據,為人力資源的決策提供依據,人力資源成本信息在人力資源的各個環節中都可以起到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