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人力資源藝術(2 / 2)

安吉拉·奧斯本是巴登一名製造部門的人力資源總監,該部門在10個國家有14個工廠約8,000名員工。“吉田有著驚人的責任範圍”,奧斯本說,“但你永遠看不到他臉上的陰霾。”

態度是關鍵,吉田如是說。這在國外的困難任務中顯現得尤為明顯,因為許多外籍工人都在考慮他們明天會在哪裏而並非今天他們手中的工作:“大多數人在國外不能獲得成功都是因為他們的心思不在這裏,”他說。

傳統的崇尚者

當吉田於2005年抵達北京,他便開始收集數據忙於西門子公司的招聘事宜,以滿足各部門的需求和中國招聘工作。他組建了一支15人的專業招聘團隊,基本取代了原招聘隊伍中的非專業人士。

每個中國公司都在進行馬不停蹄的招聘,從工程師、工廠工人、持有博士學位的研發人員、經理,到他自己的人力資源團隊——各部門的招聘工作從未停過。在他在北京負責招聘工作的幾年間,西門子的中國員工從35,000人增加到了50,000人。

在大學校園進行招聘工作時他遭遇了“西門子”品牌的混淆事件:因為每個部門都是自主經營,他花了兩年時間隻宣傳一個品牌。到他離開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們才知道西門子的醫療、汽車和信息技術其實都是同一家公司。“他是一個在忙碌中不斷學習的人,”格雷斯·吳回憶說。吳曾是吉田的一名招聘經理,現在在北京一個全球性製藥公司工作。他會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和了解中國並始終尊崇中國的傳統文化”。

吉田的父親是日本人,是一名工程師,他的母親是有意大利血統的巴西人,是一名建築師。鑒於他的背景,吉田了解到文化的差異可以影響一切,包括招聘。

他說,與美國人相比中國工人不願接受工作地點的調動。即使他們勉強接受了也會經常想要返家與家人團聚。“雇傭員工時,你需要很好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和差異,”吉田說道。例如,在他在中國工作期間,勞動法就是有地方性和城市差異的。“這相當於孫子在書中寫的:你需要知道戰地的天氣和地形。”

孫子兵法關於領導力的理論也適用於人力資源。研究表明,成功與孫子所說的“士氣”——或是我們通常說的“價值觀”有著強有力的聯係。價值觀是公司和經理人管理和激勵員工的基本要素。並且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必須確保自己的價值觀明晰且便於溝通和理解,它也必須與公司的經營戰略相一致。

士氣始於孫子將軍,價值觀始於企業的行政高管,吉田如是說。

“沒有一家公司的領導人可以行事不像領導人,不遵守價值觀,不給員工作表率,”他說。“員工非常善於找出說與做之間的差距。”

譯者:於彬彬 中交投資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

薑彥鬆 激勵100網(www.jili100.com)人力資源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