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三路圍攻(二)(1 / 2)

張海所率領的隊伍多達三萬餘人左右,其中用於輜重運輸的人數就多達兩萬餘人以上。這在重視機動戰的新軍主力部隊中還是為數並不多見的情況。

動用的規模雖然不小,但這次進攻大小金川新朝並沒有像乾隆征金川時那樣進行長期準備並動用全國的力量。張海清楚:在抵達邊地之後,就算能夠得到內地的一些給養。從安全角度出發,隊伍在這裏展開攻堅的時間還是隻有十五天左右。

按張海預先的安排,如果在十天左右的時間裏沒有取得決定性進展,那麼隊伍就要做適當減少兵力並在秋天才開始大規模進攻了。這時間上就相當於這次快速的進攻失利了。雖說殘敵沒有逃亡的打算頗讓張海有些驚喜,這意味著不論出現什麼情況新軍也有最終殲滅這股強敵的可能。可為了在邊境乃至西南立威,張海並不願意讓這場戰事久拖不絕。

隊伍在過了鬆林口,抵達維至日耳一帶的時候,就遇到了當地人的丁壯組成的散兵遊用對隊伍進行的騷擾。

不過新軍主力部隊可不再是那些漢族王朝傳統力量結構的隊伍了,對於這種小規模的遊騎襲擾已經有了足夠的應付手段。

當敵騎逼近到百步左右距離準備展開拋射騷擾的時候,前出隊伍的近衛部隊燧發排槍手們往往以一個班的警衛力量,在七十步到百步左右的就能在很短時間內打出五百多發子彈,讓百人規模的遊騎都會麵臨隨時有可能重創的風險。

而那些遠距離拋射而來的箭支,對於擁有完善防護的新軍主力來說幾乎夠不成任何威脅。當火齊發展到可以精確射擊及威脅百步左右目標的時候,那些利用機動和拋射優勢的戰術再也不好使了。

而那些躲避在山丘之後以弓箭和鳥槍準備進行伏擊騷擾的敵人則往往在離大部隊很遠的地方就不得不提前被在隊伍周邊偵察的散兵麵前暴露。然後在猛烈的火力反擊下傷亡。

當地土司付出了百餘名騎手以及二百多步兵的損失換來了一個血的教訓:這新朝來的隊伍的確如同傳聞一般強悍。如果離開險要的山勢想在一般的情況下同其交鋒是一場根本得不償失的買賣。

在遠處的山上,利用周遇吉等人送來的望遠鏡嘉勒土司觀察到了那近忽一邊倒的戰鬥,也不由的鄭重起來:“看來是我太想當然了啊。想不到,世上還竟然有這樣的凶悍而神奇的隊伍。除了依托著山險進行防守之外,還真是沒有被的辦法了。”

一路掃蕩之下前金的大軍以近衛部隊做為精幹力量為先鋒,一共消滅了近四百名敵軍的伏兵,擊潰估計在累計一千五百到兩千人左右的隊伍,在僅僅隻有一名官兵於伏擊中負輕傷為代價的情況下就徹底掃清了大小金川地區的外圍。

當隊伍繼續前進的時候,山下那些還算淳樸的藏民如同當年的後金山寨一般展開了頑抗。這些頑抗倒是比敵軍正規武裝力量的襲擾有力的多。

可在絕對的力量優勢麵前,金川地區四五千抵抗的當地民兵在堅固的防護與猛烈火力的壓力之下被打倒在血泊之中,還有數千人被俘,能夠動員的外圍民眾中的那些老弱婦儒倒是沒有後金集團那樣的尚武傳統。在安排了專門的負責押解的隊伍之後又三千動員起來的輔兵負責按原路押送至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