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的新軍隊伍像當年那樣以弓箭和臼銃做為主要的火力,那麼這裏的藏人雖然會認為來敵很強大,但還是會進行頑抗。可近衛部隊的強大完全脫離了這裏人們的認知。不少認都認為那的確是神派遣來的天兵,不少“威力不小”銃炮竟然對那些人幾乎毫無作用。而對方的槍銃卻似乎像變戲法一樣源源不斷出現在手中,在不算近的距離上竟然一些厚重的鎧甲和盾牌也都擋不住。
這種巨大威懾力帶來的影響迫使當地的不少民眾最終在武力威懾麵前放棄了抵抗。
不過,掃清大小金川外圍的行動還是終究造成近衛部隊三名戰士在伏擊中中炮負傷,其中一人傷勢還不清。在輔兵隊伍中,則出現了戰死。
這些傷亡隊伍成千上萬的隊伍來說當然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張海卻知道:留給隊伍的時間不多了,必須盡管的展開進攻行動。
新朝七年舊曆四月初一,在近衛部隊主力攻克鄂克什抵達小金川附近並占領了預定地區之後的第三天,炮擊便展開了。在這個時候,王光所率領的成都步兵旅各營也基本上完成了對昔嶺及大金川地區的包圍。
即便是成都步兵旅,也如同新軍主力部隊一般拖大。在防禦中往往以千把人的隊伍就在累計一裏左右的要地上展開防禦。僅僅兩千人左右的隊伍就敢對不小麵積的山嶺展開圍困。
“他們也太囂張了!這不是視我軍如廢物一般麼?竟然敢以這樣單薄的紮營和這麼點兒兵力來搞圍困?要不要我們派出一部分隊伍去殺殺那些人的銳氣?”杜文煥手下的一名軍官見山下這些狂妄的敵人看不下去了。
如果是麵對張海所率領的新軍主力部隊,即便是杜文煥手下的軍官也不會有這樣的提議。不過負責輪流使用“千裏鏡”向下觀望的昔嶺上的軍官們卻十分清楚的見到:那些山下的部隊沒有配備那種獨特的鋼甲,也沒有擁有那令人恐怖的排銃背箱。是成都的一般公安軍隊伍確定無疑,不會有什麼令人恐怖的火力。
“我本想著這些強敵能夠像正常軍隊一樣在山下紮營,那樣我們就會在山上用火箭好好的以當年的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可沒想到這些人竟然是如此的托大。這樣吧!所有參加夜襲的官兵都需要自願,抽三百人就可以。懸賞的時候不要出太高的賞錢。這些人答應之後我們發下更多的賞錢以鼓舞士氣!”其實杜文煥在新中對這些新朝的大軍也有忌憚之心。他終究是不願意孤注一擲的冒險,決定先派一部分力量在黃昏時分下山進行突襲。如果成功了,山上的主力就可以全麵展開火力吸引敵軍之下展開突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