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不斷變革,別開生麵(3)(1 / 3)

成功者永遠都不會滿足自己目前的成就,他們擅長於各種方法激發自己的靈感。

創新是思想的果實,但同樣創新也要適當地管理,才能在發展中挖掘出它的最大價值。

每一棵鬆樹都會結很多的種子,但是可能隻有其中的一兩個才會最終成為樹。因為鬆樹的種子大部分都被鬆鼠吃掉了。創意也是一樣,鬆鼠就好比是消極保守的思想。一般的創意都是很脆弱的,如果不好好保護,就會被消極的思想吞掉。從創意到萌芽,到最後變成效果顯著的實施計劃,都必須經過特殊的處理,請試著用上麵的方法來保護並運用自己的創意求得更好的發展。

所以,現代管理者應在決策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使良好的思維方式形成習慣,還應該注意培養自己的思維素質,使之具有靈活性、獨立性、深廣性、係統性、敏捷性和辯證性,由此引發出創造性。為了保證決策的正確,決策者應該多一點民主精神,盡量擴大與下屬參與決策的範圍,不斷激發下屬創造性思維的積極性,集思廣益,從眾人中獲取創造性思維的成功。

企業離不開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的形成需要你對傳統進行挑戰,需要你打破牢籠,打破種種禁錮,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6.克服變革中的抵製因素

組織領導者要不斷換腦筋,要敢於超越常規思維,形成獨特思路。求異也就是求其反常、非常,創新也要求有反常、非常的起點,常與非常一般人隻注意常,而思想家、科學家則注意非常。

領導者要敢於批判那些先入為主的東西,人為引起觀念與看法的改變。因為在同類觀念中先入為主的思維,產生了立異圖新的強大阻力,如果要想有創新思維,就必須努力排除這種障礙。對於符合組織發展的事物要堅決支持,而對於不利於組織發展的事物要毫不留情地取締。

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努力使自己適應管理環境的要求,有利於管理中變革原則的遵循,也有利於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進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

(1)變革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

因為變革帶來更新,它重塑組織,挽救企業,創建工廠,改變工作的性質,為進步的引擎加助燃料。為了不斷發展,管理者應當始終堅持不斷地變革。在變革中,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原則。

因此,實效的變革原則是:變革管理就是展望組織大致的未來目標,並製定達到目標的措施。如果環境條件是穩定的和可預見的,那就很好辦。但是,大多數高度競爭環境的變化是充滿了不連續性和出乎意料的。因此,對於一位領導者來說,采取“爬上一座山,看兩眼,便帶幾塊石頭返回”的策略,簡直於事無補。現實世界中,恰恰存在高度的易變性,沒有持久的穩定優勢。更為重要的是,所需要製定的綱要,應當是當機會出現時能夠靈活地部署力量,並能在任何條件下參與競爭。

(2)良好的管理變革是建立在良好的詳細分析基礎之上的

很多管理變革專家想預先將他們的美好設想形成方案,但“缺乏分析”的危險是存在的。世界著名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們一般認為80∶20的規律可應用於大多數情況,就是說,激進變革活動80%的利益得自於20%的分析。變革活動越來越須響應縮短時間的需要,強有力的措施是抵禦習慣勢力的良好措施。

首先確定管理戰略,然後將管理文化與激進變革緊密結合在一起。理智地講,這或許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戰略一般要持續執行一到三年的周期,但變革管理價值觀念和文化要花5~15年。它有可能被重大措施所縮短,如高層雇員有2/3的人被解雇,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造成太大的破壞。

(3)變革中不要忽視員工因素

如果沒有給員工帶來任何利益,他們會抵製變革,變革活動不考慮員工情緒,忽視職工的痛苦和既得利益,一意孤行,就注定要失敗。事實上,許多領導變革的領導者已經學會了尊重員工,並使他們能夠理解所發生的變革,即使是當他們不能從變革中受益時,他們也會理解。激進變革活動能否被大家所接受,取決於組織中麵臨這個事實的每一個人,都能以坦蕩的胸懷對待變革,無論得到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