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改股投資到別家關係企業的社長,自擔任會長後,反而更能充分發揮他的實力,表現了他的經營才能,也創造了不錯的業績。
在公司內部,由於技術革新,先進技術采用,勞動生產率提高,由於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差異,產生生產工序、環節或生產班組、部門間發展上的不平衡,或者出於公司全局工作需要等諸種原因,會出現勞動力在班組之間、車間之間、職能部門之間的重新配置,出現公司員工由低至高的升遷,或者由職能部門向生產一線的調動等等,進行這種調配,也是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分內的任務。
鬆下曾指出:一加一等於二,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術,可是用在人與人的組合調配上,如果編組恰當,一加一可能會等於三、等於四,甚至等於五;萬一調配不當,一加一可能等於零,更可能是個負數。所以,經營者用人,不僅是考慮他的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編組和調配。我們常聽到“量才適用”這句話,其廣義的解釋也應該包含在鬆下所提倡的“人事協調”在內。
以企業而言,任何部門如果出現了這種人事調配不當,形成多駕馬車而無所適從的情形,必然會使員工的情緒低落,而無法發揮工作效率。相反地,如果人事調配得當,優、缺點互補,大家就能愉快地同心協力,發揮出驚人的績效。
7.沉著應對,化解危機
優秀的領導在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們所采取的出路就是適應時事,或者堅持進取方向,調整進取策略,或者改變進取方向,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調整。
在當今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任何一個領導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某種危機的挑戰。在危機麵前,領導者必須勇敢地麵對危機,冷靜分析,沉著應對,除了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應對外,如何將壞的情形扭轉過來,並且化危機為機遇,不斷挺進崛起。
(1)讓危機在自己麵前自動化解
①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
抓住問題的關鍵。在許許多多複雜的,大大小小的難題中,有的難題是其他問題的焦點,更是解決一大堆難題的中心一環。因此,抓住這個“牛鼻子”,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當然,找出了矛盾的焦點,在解決過程中還需要多方麵的、綜合的配套措施,也就是說要從全局著眼,並為解決其他問題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這需要總攬全局,目光敏銳,堅決果敢。
加拿大航空公司由於經營不善,長期虧損,累計債款達24億加元。企業背上了沉重包袱。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請來了享有“解決難題高手”的美國人哈裏斯做公司總裁。哈裏斯不負眾望,在短短三年內,就使財政收支平衡,並有1億加元的淨利。
②借風上青雲
企業一旦陷入了危機,領導不僅要從自身來挖掘潛藏的進取力,更要學會巧妙的借他人之力使自己不斷發展壯大。
③選擇擺脫危機的主攻方向
在擺脫危機的過程中,領導們會選擇一個主攻方向來進行突圍。誰都明白,如果四麵進取不僅會使力量分散,而且還徒勞無功。所以進取力必須集中在一點,但進取方向的選擇又是一個大問題。根據常規思維會從薄弱環節進取,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一個超級領導反而會去揀“硬骨頭”啃,擒賊擒王,這樣既可做到進取力集中,而且一旦進取成功,“大王”被擒,“小賊”就會順風而倒。
④適應形勢,隨機應變
一個組織如果隻是活在今天的世界、今天的成就中,那它必將會被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所淘汰。世事滄桑,一切都在變。所以,隻是維持現狀就必不能在變動的明天中生存。
(2)高人之舉,化危機為機遇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不能單從一方麵去分析。突發事件會帶來危機,危機也必然會帶來破壞和損害,但是在危機中也往往蘊含著機遇,在突發危機中更是如此。
可是,這種機遇常常是隱藏在危機背後的,和危機混在一起,而且以極快的速度閃現又消失,讓人很難去把握。
通常情況下,人們隻會怔怔地一動不動,危機所造成的混亂就已經把他們嚇傻了。
一個超級領導則會泰然處之,他們不僅看到了緊張和混亂,而且也看到了倏然一亮的機遇,趁它還沒來得及逃逸,便已牢牢地抓住它了,用來化解危機。甚至可以借用危機中的機遇來增強進取力。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損失,而且還會解決在正常情況下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一個領導者的能力之一。
在危機麵前,領導者必須勇敢地麵對危機,冷靜分析,沉著應對,化危機為機遇,不斷挺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