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左右逢源,心通百通(2)(1 / 3)

肯定、讚揚和激勵,是調動人積極性的加油站。領導在日常工作中要經常發掘員工和部下做出的成績和優點,哪怕是對平淡無奇的小事加以稱讚都能打動人,在表揚的激勵下,人們會把事情做得更好。善於發現每個員工的“閃光點”,並及時在適當場合給予由衷的表揚和讚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當很好掌握的比批評更為積極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

(4)設身處地

常言道:“要想公道,打個顛倒。”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於“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甚至犯錯誤往往也都是有自己“正當”的想法和理由的。善於換位思考,指出對方想法合乎情理的一麵,並做同情的理解,既體現出對他人觀點的尊重,又可避免兩種觀點的正麵衝突和尖銳對立。當然,設身處地和換位思考,並不等於遷就錯誤,而是為了體察事情的發生、發展,找準問題的原因和對方動機,以利於更有針對性地分析、引導,使對方較為容易地接受自己的觀點。如果不試圖理解對方,而是一開始就拿出一些大原則和大道理,直截了當地對號入座批評對方,便很難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5)留有餘地

人們大都很愛麵子,有時盡管明知是自己錯了,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有的人往往也會強詞奪理,甚至無理糾纏。遇到此種情況,除了需要掌握恰當的方式、方法外,還要注意留有餘地,給人一個下台的台階,以保全對方的麵子。因此,溝通協調,切忌把話說滿、說絕、說死,不講任何情麵、不留一點兒回旋的餘地。不然,不僅談話會充滿“火藥味”,還會招致對領導個人的敵意,形成難以化解的思想隔閡。留有餘地並不等於放棄原則和無條件的退讓。遇到一些重大的原則問題,當對方觀點分歧較大,情緒都比較激動或僵持不下時,一句“要不等我再了解一下情況後再談”、“請你回去再考慮一下,等有機會我們再談”,不僅可以緩解一下緊張氣氛,還可以給自己留下更多的準備或研究餘地。

進行相互間的溝通與交流,是一門比較複雜的藝術。準備情況、場合、時機、在場的其他人員、談話的語氣、氣氛、雙方的表情、情緒乃至眼神、手勢等,都會對溝通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隻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積累,才能逐步提高。

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溝通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溝通的能力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是比技能更重要的能力,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靠的就是有效的人際溝通。實踐表明,許多優秀的管理者,同時也是溝通高手,一個成功的企業不能僅有外部溝通,由於生產力來自於企業內部,因此企業內部溝通直接影響組織效率、生產進度、生產完成率和合格率。隻有當企業和員工之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相互理解,並使雙方利益具有最大限度上的一致,這個企業才能快速發展,並得到超高品質的產品和最大限度的利潤。

俗話說:“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問題。如果領導之間協調得當,不互相推諉工作,或者人人想當領導,而不顧其他人的能力和感受,必然會導致將帥不和,指揮得不到落實,影響工作的失敗局麵。

所以說,要管理好一個企業,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就要協調好企業內部的人際關係,也隻有這樣的領導才會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協調溝通是團隊管理的生命線,也是團隊管理的潤滑劑。

5.正確處理下屬的抱怨

如何處理好下屬的抱怨,是領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處理好了,勸服好了,工作就暢通無阻,處理不好必然產生很多麻煩。掌握一定的原則,還是可以大事化小的。

作為領導,當你受到下屬抱怨時,處理得當可以防止事態發展成更大的人際衝突,不讓它步步升級。如果你想很好地處理抱怨,一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1)不要忽視

不要認為如果你對出現的困境不加理睬,它就會自行消失。不要認為如果你對雇員奉承幾句,他就會忘掉不滿,會過得快快活活。事情並非如此。

沒有得到解決的不滿將在雇員心中不斷發熱,直至沸點。他會向他的朋友和同事發牢騷,他們可能會讚同他。這就是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你忽視小問題,結果讓它惡化成大問題。

(2)機智老練

不要對提建議的雇員不加理睬,這樣他或她可能就沒有理由抱怨了。

(3)承認錯誤

消除產生抱怨的條件,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作出道歉。

(4)不要譏笑

不要對抱怨置之一笑,這樣下屬可能會從抱怨轉變為憤恨不平,使生氣的雇員變得怒不可遏。

(5)嚴肅對待

決不能以“那有什麼呢”的態度加以漠視。即使你認為沒有理由抱怨,但雇員認為有。如果雇員認為它是那樣重要,應該引起你的注意,那麼你就應該把它作為重要的問題去處理。

(6)認真傾聽

認真地傾聽雇員的抱怨,不僅表明你尊重雇員,而且還能使你有可能發現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例如,一位打字員可能抱怨他的打字機不好,而他真正的抱怨是檔案員打擾了他,使他經常出錯。因此,要認真地聽人家說些什麼,要聽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