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左右逢源,心通百通(1)(1 / 3)

作為一名領導,要使所在部門有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除了嚴於律己、率先垂範之外,還必須具有高超的協調能力。協調好組織中各種關係是領導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見真功夫的工作。它是管理的必需,是領導者的天職。

1.及時入手,靈活處理衝突

在一個組織中,每一個員工都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與價值準則,這也正是你的組織能如此富有活力,充滿生氣的原因所在。有人也將組織比喻成一個大熔爐,從四麵八方加入到其中的人們,不僅帶來開展生產所必須的技術知識與人力,也帶來各樣的處事內容、辦事態度與行動原則,他們使你的組織在融百家之長的同時,也出現了“水”與“油”不可相溶的現象。

當然,在企業內部,下屬之間發生某些衝突,這是難免的。如果衝突雙方能夠自我調整,協商解決問題,那是很好的結果。但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因為人在十分生氣的情況下是很難做到克製自己,認真剖析自己,客觀認識事情的,結果導致雙方麵紅耳赤,誰也不願意讓步。這個時候,就需要領導的介入,領導一旦介入,就要盡快將衝突解決掉,不要將衝突延續下去。

這裏需要注意下麵的問題。

(1)公平原則

無論處理什麼樣的衝突,這條原則是你辦事的準繩,你對衝突雙方一定要公正,不能有偏袒。偏袒隻會使衝突激化,而且還可能產生衝突移位,衝突的一方很可能會把矛頭移向你,使人際矛盾擴大,衝突趨於複雜。

(2)不可過於上綱上線

處理人際衝突最忌諱的就是拿出本本、綱綱大聲誦讀一遍,以顯示你的公正性與合理性。其實你此時的樣子是可笑的,你在把別人當做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成了孩子。

(3)選擇處理策略

對於管理者來說,衝突是多樣的,對衝突的處理也不可用單一策略。你要針對不同的衝突內容與程序選擇相應的解決衝突策略。

①合作策略:鼓勵衝突雙方把他們利害關係結合起來,使對方要求得到滿足。

②分享策略:讓衝突雙方都能得到部分滿足,即在雙方要求之間尋求一個折衷的解決方案,互相作出讓步。

③回避策略:估計雙方衝突可以通過他們自身調解加以解決,就可以回避衝突,或用暗示的方法,鼓勵衝突雙方自己解決分歧。

④競爭策略:允許衝突雙方以競爭取勝對方,贏得別人的同情與支持。

⑤第三者策略:當存在衝突雙方皆可接受的另一位有權威且易於解決衝突的第三者,可以通過他來解決衝突。

⑥調和策略:在解決衝突過程中,運用情感與安撫的方法,使一方作出某些讓步,滿足另一方的要求。

(4)寬恕

即要求管理者要善於容忍他人的小過與缺陷,不要小題大做,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5)信任原則

即要求管理者樹立信譽,對人信任。

(6)互利原則

即要求各類人員的勞動貢獻與其所得能保持基本平衡,並善於運用精神力量來平衡因物質短缺而引起的各種失衡心態。

員工之間發生衝突,領導要迅速地處理,以求息事寧人,皆大歡喜。否則,對公司的人際關係會產生很壞的影響,這種影響擴散到公司的其他成員當中,釀成更大的麻煩。

管理者在處理自己與周圍人的關係時,往往能揮灑自如,這是因為他們一般都有良好的協調能力。

領導者能否與他們友好相處,互相配合,協調一致。使上下級相互溝通,同級相互信任,勁往一處使,直接關係到領導工作的成敗。要有能妥善處理與上級、同級和下級之間人際關係的疏通、協調能力。

組織協調能力對一個欲成大事者來說尤為重要,它能真實地反映成大事者的水平。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才能讓你的計劃迅速展開,各種事情有條不紊,才能讓別人更好地為你服務。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在關鍵時刻,我們更要懂得怎樣用人,怎樣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即使他們的能力相同,也會有更好的協調方法。

2.領導要引導好內部的競爭

公司內部有競爭是必然的,有競爭,員工才有危機感,才有進取意識,才有壓力,才會保持不懈的鬥誌,公司才會發展。領導在麵對競爭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

(1)有限度地鼓勵紛爭

競爭是促進進步的原動力。有限度地鼓勵紛爭,不一定要做出非常明白的表示,以暗示或默認的態度,讓紛爭的雙方獲得鼓勵。不過這種獲得上級鼓勵的紛爭,如果雙方不知自製的話,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鼓勵紛爭,應用於雙方都有爭勝的“野心”,欲求工作上的表現或建樹。如果有“私心”介入的話,你立即出麵澄清、調和,阻止紛爭的擴大。否則,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把紛爭當做考驗部屬的機會

領導者常常需要物色一位接班人,這位接班人無疑要在自己得力的下屬中選擇。下屬的考核,平常當然是以能力、績效、品德等項目來評定。當下屬之間發生紛爭時,也可當做考核的機會。此時你可由雙方所爭論的問題、立場、見解或動機,去了解他們的修養、氣度、眼光、忠誠等。據此作為你物色接班人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