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征文淘汰賽(2 / 2)

“蘇凡是吧?”一位評審員沒等蘇凡回答,繼續說道:“請問您的所作之詩,有何寓意啊?”

“這是一首思鄉詩,從我對我母親流露出的真情思念,來襯托我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人生如戲,這首詩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所作《夜雨寄北》,對妻子的想念來襯托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而蘇凡憑著自己那張三寸不爛之舌,硬生生將對妻子的思念說成對自己母親的思念,可見他演技十分高超。

平仄韻調押韻,格式也很整齊,每一句詩句有每一句的意境,而且最重要的是此詩立意並不膚淺,是首不可多得的好詩!

“不對啊?‘何當共剪西窗燭’不應該是和自己情人在晚上剪蠟燭蕊花嗎?怎麼變成對母親的思念呢?”

話音未落,蘇凡心頭早已緊繃,是哪個不知趣的評審竟當眾拆他台?而且還正戳中他的要害。

循聲看過去,蘇凡心頭倒是嚇了一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位女評審員正是昨天麵試時,自己作詩嘲諷她的那位女評審——陳曉慧!

妹的,你們麵試時是那幾個評審員,現在文字評審時就不能都換一換評審員?如果這婆娘在其中存心整我的話,那陳總編給自己放水都可能是無濟於事。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陳總編搶先回道:“蘇先生肯定是個大孝子,這才使得他和他母親在蠟燭下徹夜未眠的聊天。”

陳總編說的前後有理,成功欺騙了觀眾台上眾人,把蘇凡從困境中挽救出來。

正當蘇凡心中長吐一口氣時,陳曉慧又開口道:“不對啊,我記得你不是一個孤兒嗎?哪兒來的母親?”

“嘩啦——!!”

陳曉慧話音剛落,台下觀眾的喧鬧聲更加厲害了。

“什麼?他竟然是個孤兒?”

“孤兒也有參加青少年作者征文賽的文化水準?”

“既然他是孤兒,就說明他作的是首假詩?他在欺騙我們?”

大庭廣之下竟然毫不留情地拆穿自己傷疤,看來這個女評審是來跟自己拉仇恨的。

蘇凡心中早已盛怒無比,可他臉上卻強擠出笑容,回道:“審核老師,你無憑無據怎麼能說明我是孤兒呢?我小時候還是有過母親的。”

“哦,是嗎?看來我是記錯了。”陳曉慧不敢說太多,畢竟這次比賽主題是評價文章好與壞,不是去調查選手戶口的,再繼續追究這個問題下去,隻會引來觀眾的厭惡。

“咳,咳!!”陳總編幹咳兩聲,說道:“開始評論文章吧,蘇先生儀表堂堂,又博學多識,一看就是有家庭教養的人,怎麼可能會是被遺棄的孤兒?”

直到這時,五個評審才紛紛對蘇凡的文章做出評價,前四個評審包括陳總編都對蘇凡的作品做出了好評。

也怪蘇凡時運不佳,最後一個評審員竟然又是陳曉慧。

參賽者裏麵還是有三四個實力很強的選手,蘇凡在他們麵前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如果她給自己一個差得分數,自己很有可能會因此進不了省級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