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對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與規範化的商業銀行相比,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製約監督。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通過增資擴股、引進民營資本及外資等方式,降低地區財政局在銀行股權中一股獨大的局麵,減少地區政府對銀行日常運行的幹預;定期召開股東大會,充分發揮股東對銀行重大決策行使表決權的作用;健全董事會製度,有效發揮董事的監督和製衡作用;強化監事會職能,充分發揮監事會在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日常運營中的監督作用;完善信息披露製度。
(二)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
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立足於地方經濟,立足於中小企業,立足於廣大市民”的市場定位。中小城市商業銀行在規模擴張的過程中,要處理好質量和規模的矛盾,應該更重視服務質量,樹立品牌形象,在追求規模的同時保證質量。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要堅持正確的市場定位,做到以下4點:
1.定位於中小型和微型客戶。大銀行一般不願意服務於這三類客戶,但這塊市場容量是非常大的,對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而言,是市場潛力最大的市場。
2.服務和經營模式差異化和精準化的定位。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對中型、小型和微型客戶進行進一步的客戶細分,建設適合本行的細分客戶群,針對目標客戶群提供特定的服務產品,並做好客戶關係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
3.大力發展零售業務。零售業務將是未來商業銀行轉型的方向和競爭主戰場,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重點服務的是中小型和微型客戶,其業務更多為零售業務,這是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的優勢,必須樹立品牌形象以提高客戶的忠誠度。
4.培育適合本行的風險管理製度。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必須培育風險管理能力,確立適合本行的風險管理製度。此外,還要做好跨區域發展的風險控製。跨區域經營在管控模式、業務拓展、管理流程等方麵麵臨著挑戰,需要很強的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控製能力,需要更先進的科技實力作為支撐。在跨區域發展過程中,要處理好農村和城市的矛盾。對於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而言,中小型和微型客戶的市場潛力最大,農村也是一個大市場,不能對大城市盲目迷信而忽視農村市場。
(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
和其他行業相比,銀行業從業人員學曆層次普遍較高,工作崗位專業性強。可以說,高端專業和管理人才群體,是銀行未來的業務發展和競爭優勢所在。但是銀行的專業和管理人才往往需要在銀行工作過程中逐漸發展和培養,銀行管理層的成長和發展往往需要經曆“專業——專業管理——跨專業管理——機構管理”的過程。高端專業和管理人才群體的形成不僅需要高質量的“苗子”,還需要良好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和“人才培養、辨識”機製。
對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而言,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在人力資源上進行投資,改進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吸引並留住人才。
(四)拓展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
1.拓展零售業務。零售業務具有市場化程度高和風險小等特點,其開展依賴於銀行與客戶間的直接聯係,適合體製靈活、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中小銀行開展,近年來也成為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重點方向。
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應進一步拓展零售業務市場。如積極開發汽車貸款、旅遊貸款、教育貸款、個人公積金貸款等;探索開發個人住房擔保貸款、個人保單質押貸款等個人貸款業務,加快零售業務的縱深發展;還應開辦各種銀行卡業務,實現一卡多用,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深入發掘中小企業市場,完善金融服務品種,為中小企業進行理財、項目融資和投融資規劃等業務。
2.拓展中間業務。中間業務作為金融創新的產物,反映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其手續費穩定,是商業銀行極具潛力的收入來源;其風險主要由委托人承擔,安全性好;還能通過促進存貸業務發展實現業務聯動,使得銀行能更好地服務客戶、穩定客戶和發展客戶。因此,在存貸利差小縮小的背景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致力於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已成為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提高利潤率、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單位:九江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