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其炎以場所為分類標準,將檔案展覽分為固定性展覽和巡回性展覽。固定性展覽是指展出場所和展覽內容相對比較固定的檔案展覽,對應於時間維度上的永久性展覽。巡回性展覽也稱流動性展覽,是指在不同的場所對同一主題和內容的檔案進行巡回展覽,對應於時間維度上的臨時性展覽。[10]
近年來,不少研究者開始研究虛擬空間中應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向公眾展示藏品內容的檔案展覽形式——網上檔案展覽。李穎、平現娜認為,網上檔案展覽是檔案工作與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產物,它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將檔案以圖、文、聲、像等結合的形式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給公眾。[11]方燕平認為:“網上檔案展覽作為傳統檔案展覽方式的有效延伸,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展出時間長、不受場地限製、受眾麵廣、能及時反饋觀眾需求等優勢。”[12]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以時間為分類標準,可將檔案展覽分為長期性展覽(注:筆者認為“長期性展覽”比“永久性展覽”的提法相對更科學)和臨時性展覽,長期性展覽是在較長時期內麵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性服務的一種檔案展覽,臨時性展覽是在較短時期內麵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性服務的一種檔案展覽。以場所為分類標準,可將檔案展覽分為固定性展覽、巡回性展覽和網上展覽,固定性展覽即傳統的實地檔案展覽,一般在檔案館(室)內舉辦;巡回性展覽特別方便於生活在中心城區以外的觀眾,也適用於在公園、鬧市區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同時還適用於與檔案展覽有直接關聯的工廠、社區、學校進行專題教育活動;網上展覽因其具有形式獨特、受眾多、影響廣泛、隨時方便人們網上瀏覽等特點深受群眾歡迎。
4檔案展覽問題研究
陳健、秦金霞認為,我國檔案展覽存在互動不夠、受眾較少問題。他們指出,檔案展覽是檔案機構和社會公眾的一種互動,必須有展覽受眾,而目前我國檔案展覽麵臨的一個“瓶頸”正是公眾認知的問題,集中表現為社會公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較低。[13]
許靄林、陳健、高勇認為我國檔案展覽存在工作定位不明確的問題。許靄林指出:“《檔案法》及相關條例雖明確規定了檔案利用工作的一些內容,但並沒有針對檔案展覽的專門敘述和規定。”[14]陳健、秦金霞指出:“中國的檔案機構大多沒有對檔案展覽給予一個準確的定位。”[15]高勇指出:“我們各級檔案部門大多數對檔案展覽的職責沒有明確規定,待舉辦某一檔案展覽時,臨時組織一個班子進行這項工作。工作基本上是被動的,缺乏主動性。”[16]
單靜認為,我國檔案展覽存在主題不明、宣傳不夠、場所封閉等問題。她指出,“國內大部分檔案展覽主題並不明確,很多都是以地方發展為主題,隻有部分有特色的展覽才有主題”;“很少關注檔案展覽宣傳,大部分還是線下宣傳”;且展覽場所大多在“黨政機關大院深處或辦公大樓內”的檔案館,有些“進入還需要辦理手續,非常不便利”。[17]
四川省檔案局課題組認為,我國檔案展覽大多存在水平不高、影響不大的問題。該課題組指出:“在我國舉辦的大大小小幾百個檔案展覽中,真正產生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影響的展覽並不多,社會對檔案部門舉辦的展覽印象不深,往往是熱熱鬧鬧開展後很快歸於沉寂,流於形式。”[18]
陳麗萍對我國省級以上檔案館網上檔案展覽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指出了我國網上檔案展覽存在的問題:一是展覽主題單調,信息量小;二是展覽製作水平參差不齊,交互功能沒能得到很好實現;三是更新速度慢,宣傳力度弱,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夠。[19]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檔案展覽存在以下六大問題:一是展覽與社會互動不夠,受眾較少,公眾認知度和參與度較低;二是展覽定位不明,職責不清,往往造成工作被動;三是展覽主題不明,看似麵麵俱到,實則蜻蜓點水,沒有特色;四是展覽宣傳不夠,且多在黨政機關大院深處或辦公大樓內,場所封閉;五是展覽水平檔次不高,社會影響不大;六是網上展覽普遍存在主題較單調、信息量較少、交互功能差、更新速度慢等問題。
5檔案展覽對策研究
王雲慶認為,檔案展覽主題要豐富、創意有趣,要符合當代公眾興趣的焦點;檔案部門要多嚐試與擁有檔案和其他可供展覽物品的單位聯合,共辦檔案展。[20]陳玲霞、楊嬋認為,檔案展覽形式上應多種多樣,選址上應走出機關大院、多舉辦室外流動展。[21]連誌英認為,檔案展覽場所“一般應選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鬧市,而且對於公眾入館參觀也應不設任何限製”。[22]薑之茂認為,檔案展覽要想具備吸引觀眾、打動觀眾的魅力,必須有“檔案味”,必須考慮所用材料的質量和分量,必須有曆史的厚重感。[23]
李圓圓、譚雅寧、馮穎認為,檔案展覽布展實施應遵循適用性、經濟性和藝術性三大原則,既要運用各種技巧與技術把陳列內容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又要避免因不善於統籌安排或設計失誤而導致的勞力和時間上的浪費,還需考慮展覽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24]趙春麗認為,在檔案展覽中應適度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堅持多媒體技術與傳統展示手段和諧相融,以豐富展覽形式、活化展覽內容、拓展展覽空間、激發受眾群體參觀興趣。[25]
江濤認為,檔案展覽要遵循“全麵規劃、重點保護,原件為主、複製品其次,提前介入、全程參與,謹慎細致、注重細節,綜合分析、通盤考慮”的檔案保護原則;要做好展櫃的密閉工作,用透明粘膠帶對展櫃縫隙進行密封,並在展櫃內放置吸潮劑,以調控溫濕度;同時要加強檔案展覽中的防光、防有害氣體和安全保衛工作。[26]張文娟認為,在檔案的展覽過程中要融入全程管理的思想,實行全程保護,即展覽前做到統籌規劃、防患於未然;展覽時做到實時保護、全程監控;展覽後做到檢測修複、及時補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