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1年~2014年我國檔案展覽研究綜述(1 / 3)

1981年~2014年我國檔案展覽研究綜述

調查報告

作者:管先海 孫洋洋 王鳳珍

摘要:本文通過對CNKI數據庫中1981年~2014年檔案展覽領域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和總結,從檔案展覽的定義、功能、類型、問題、對策等方麵對我國檔案展覽研究進行了概括梳理。

關鍵詞:檔案;檔案展覽;綜述

Abstract:Thisarticleisbasedoncounting,analyzingandsummarizingtheachievementsofarchivalexhibitionfrom1981to2014,makinggeneralsummaryfromtheaspectsofdefinition,function,types,problems,countermeasuresofarchivalexhibition.

Keywords:archive;archivalexhibition;review

我國檔案學界從1981年起開始關注和研究檔案展覽問題,2005年後開始探究網上檔案展覽,時至今日仍然津津樂道這一話題。筆者借助中國知網,以“檔案展覽”為題名對CNKI數據庫進行檢索,共檢索到1981年~2014年檔案展覽研究相關文獻260篇。本文結合這些文獻,試就檔案展覽的定義、功能、類型、問題、對策等方麵研究進行綜述,並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以求教於檔案界諸同誌。

1檔案展覽定義研究

薛匡勇認為,檔案展覽“是指檔案館在一係列時間、空間或內容上具有相關性的館藏中提煉出主題,然後根據這個主題對它們進行複核認識論和審美要求的有機組合,構成一個能反映自然生活或社會生活某些事實、現象和規律的形象體係,以宣傳檔案和檔案工作、吸引更為廣泛的利用者”。[1]

高勇認為,檔案展覽“是為了配合一定的專題,係統地揭示和介紹檔案館(室)內所保存的檔案的內容、成分的一種檔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檔案宣傳工作方式”。[2]

張錦玲認為,檔案展覽“是檔案部門為配合某項工作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題,對一定數量的相關檔案文獻或藏品,進行有目的的收集、挑選、製作、編排、布置、陳列,係統地揭示與介紹其內容和成分,形象地藝術地展現在一定的場所,在一定時間內供人參觀、學習、利用、欣賞的專門活動”。[3]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檔案展覽的定義可以表述為:是指檔案部門為了配合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或者某項重點工作的開展,按照一定的主題或者專題,對一定數量的相關檔案文獻或藏品,進行有目的的收集、挑選、製作、編排、布置、陳列,係統地揭示與介紹其內容和成分,並通過一定的方式形象地藝術地展現在一定的場所,在一定時間內供人參觀、學習的一種具有檔案宣傳教育性質的專門活動。

2檔案展覽功能研究

張錦玲認為,檔案展覽具有宣傳功能,能取得宣傳檔案和檔案工作、擴大檔案部門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提高社會檔案意識的良好效果。她指出:“檔案展覽是對檔案和檔案工作最實際有效的宣傳,既是檔案部門自身對外宣傳的輿論陣地,又是社會各界了解、認識檔案工作的一扇窗口。”[4]

朱輝認為,檔案展覽具有教育功能,能取得任何形式都達不到的廣泛、深刻、生動的教育效果。他指出:“檔案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它以其獨特的曆史性、直觀性和原始性,成為宣傳教育的重要材料。而檔案的教育作用可以通過展覽形式發揮出來。”[5]

宋鑫娜認為,檔案展覽具有展示檔案館美好公共形象的功能。她指出:“檔案展覽作為公共檔案館的形象標簽和服務窗口肩負著打造檔案館文化標誌性場所的重任。”“檔案展覽以其立體豐富的展陳形式,通俗易懂的展覽內容,靈活附加的服務模式,為公共檔案館形象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途徑。”[6]

李穎、王洪凱認為,檔案展覽具有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功能,能取得傳播城市文化、增加公眾對城市的自豪感的效果。他們指出,檔案“無聲地記載和蘊含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能為城市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翔實的素材,而檔案展覽“在無形中滲透著檔案的價值,傳承著城市文化,彰顯著城市魅力”。[7]

周蔗江、馬風雲認為,檔案展覽具有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功能,是加強世界各國檔案界、文化界交流與合作的橋梁,並以沈陽市檔案館與國外聯合辦展的成功嚐試說明了檔案展覽在國際文化交流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8]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檔案展覽具有以下五大功能:一是宣傳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功能;二是進行曆史文化教育的功能;三是展示檔案部門美好公共形象的功能;四是傳播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功能;五是加強國內外檔案界、文化界交流與合作的功能。

3檔案展覽類型研究

薛匡勇以時間為分類標準將檔案展覽分為永久性展覽和臨時性展覽,同時指出:“永久性展覽是指能夠反映特定檔案館性質、擁有自己獨特的藏品係列與展覽體係、內容相對固定和常年開放的檔案展覽。”“臨時性檔案展覽是指檔案館為避免因永久性檔案展覽內容相對固定、缺少變化所導致的影響檔案館功能實現而采取的一種補充措施。一般來說,臨時性檔案展覽展覽周期較短,形式靈活多樣,能以不斷更新的麵貌吸引社會公眾,同時還可以依據臨時性檔案展覽的性質開展補充性工作,或對某一側麵、某一主題予以深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