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成效。動力基礎構建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企業目標的實現,在實現企業的目標時,需要將戰略柔性、產品研究、組織學習以及客戶響應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實現組織的績效目標。
上述構建的基於知識服務的檔案管理模式,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檔案管理和服務的高效有序,最終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
3.2構建原則
3.2.1目標實現原則。企業發展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因此在構建檔案庫時,就需要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盡管檔案整理的過程並不能夠直接給企業產生利潤,但是通過整理過程能夠使得檔案的隱性價值轉化為顯性價值,也就是說,檔案整理可以實現具體的企業目標,使得整個實現目標的過程變得高效便捷。檔案管理的過程要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樣才能夠對檔案管理的過程進行不斷創新,避免陷入故步自封的困境。總而言之,企業檔案部門在確立檔案整理方案時,需要將目標意識貫穿到其中,這樣才能夠調動檔案管理者的積極性,從而使得整個檔案整理的過程充滿動力,進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3.2.2係統集成原則。檔案管理的過程就是對知識管理的過程,要有效進行檔案管理時,需要確立管理體製、管理機製以及管理流程之間的關係,促進係統集成的實現,進而實現對檔案的管理。
首先,要堅持支持和被支持的原則。在進行檔案管理時,需要將檔案管理的過程與企業的戰略願景聯係起來。為了實現企業的目標,就必須發揮檔案管理體製的作用。這就需要企業檔案部門將檔案管理的過程和整個企業的管理過程聯係起來,使得檔案管理的跨度和層次能夠滿足上一級的管理要求,在進行管理職位配備時,也能夠符合企業的要求,這樣的過程才能夠促進檔案顯性價值的實現。
其次,指導與被指導作用。在進行檔案管理時,管理機製對企業的檔案管理有指導作用。隻有建立起與企業組織關係相匹配的檔案工作指導關係,才能夠建立起檔案部門與企業內部其他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相應的溝通工作才能夠高效開展。這樣的過程才是有利於企業檔案資源整合與利用的過程。
最後,監控與被監控原則。在企業開發檔案管理係統時,需要將檔案的監督考慮進去,要做到檔案的及時監督和反饋,這樣才能夠保證檔案的轉化過程協調發展,資源的利用率也會因此而得到提高。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檔案工作出現偏差也能夠及時得到反饋。但是,在進行監控與反饋的過程中一般存在著時間差,因此,在構建檔案管理係統時,就需要盡可能地縮短反饋的時間,使出錯的地方能夠及時得到糾正。隻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整個檔案管理過程的高效運行,也才能對新的管理過程起到指導的作用。
3.2.3資源整合原則
在進行資源整合時,企業檔案部門不僅需要對檔案進行有序化管理,還需要對檔案資源進行整合。這就需要企業檔案部門以“大檔案”的思維去進行資源管理。企業檔案部門從檔案的生成、流通到歸檔的全過程注重檔案的整合,需要企業各個部門的支持、指導和監控,這樣才能夠實現檔案資源的創新和轉化,有利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要通過對檔案進行收集、整理、檢索以及服務,從而找到檔案之間存在的聯係和層次。在遇到困難和矛盾時,企業檔案部門需要對管理係統進行相應的調整和組合,從而有效地化解矛盾,為企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再反過來促進整個企業檔案管理過程的優化和檔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4總結
基於知識服務的企業檔案管理過程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注重顯性因素對企業的發展,而檔案管理這些隱性因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使得檔案管理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不高,檔案管理人員對優化檔案管理方案缺乏動力,檔案管理與服務工作往往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
本文在分析了基於知識服務的檔案管理的背景、內涵、意義以及理論依據的基礎之上,對基於知識服務的檔案管理模式進行了構建,著力優化企業檔案管理方案,改善企業檔案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促進企業檔案管理的隱性價值向顯性價值的轉化,進而服從和服務於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來稿日期: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