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提高獎懲效用的方式和方法(1 / 2)

同樣是金錢刺激,獎勵的方式如果掌握不好,也會起到不良效果。假如你現在的年薪是20萬元,現在公司給你兩個選擇。

第一種:保持你現在的工資水平,但每年不定期給你幾次獎金,總額為3萬元人民幣。

第二種:把你的工資漲到年薪23萬元人民幣。

你的選擇是什麼?

獎懲在於強化正向刺激

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人會選擇第二種,因為人天生就渴望穩定性。但事實上,如果你是老板,你應該用第一種方法來實施你的獎勵措施,因為諸多實踐都證明,不定期發獎金比漲工資更讓員工開心。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適應性”:個體一開始可能會對某事物敏感,但時間一長就適應了,也就是你對這東西敏感度降低了。比如剛進電影院,很可能會對黑暗很不適應,但隻需要一段時間,你就不覺得黑暗了。

所以說,每次發獎金都會給員工一種刺激。特別是不定期的獎金,帶給員工的幸福感會更頻繁而持久。而如果采用第二種方式,一開始時員工會很開心,但時間一長,由於所受的刺激都是相等的,員工就沒什麼感覺了。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用漲工資的方式來作為對員工的獎勵,那也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員工的工資不要公開。

許多知名企業的員工工資不但不公開,而且還不允許員工之間互相打聽,這種規定還成為一種製度,如果有誰打聽對方的工資,就會被扣掉一部分獎金。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工資就不能公開呢?這其實是個心理問題。首先,每個人都是過於自信的,在他看來,自己總是比別人好。在工資不公開的情況下,每個員工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幹得好,於是,往往高估自己相對於別人的工資。但是如果公司公開工資,結果怎麼樣?每個員工都會覺得自己貢獻比別人大,如果發現那些貢獻不如自己的卻和自己一樣的工資,他就會要求加工資。慈善一點的公司可能會同意他們的要求,但這也無濟於事。因為工資一漲,大家都在漲,相對的工資水平沒有變化,公司多花了錢,卻並沒有讓員工開心。

A公司年終決定獎勵工作敬業、業績突出的銷售員小張。總經理把小張叫到辦公室說:“今年你的業績是公司最好的,這5萬元是獎勵你的!”

小張道謝後轉身要走,總經理突然道:“我問你,今年你有幾天在陪你妻子?”小張想想回答說:“兩個月不到吧。”總經理拿出1萬元說:“這是獎給你妻子的,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

“你兒子多大,你今年陪了他幾天?”總經理又問道,小張說:“5歲,我覺得很愧疚,從來沒好好陪過他。”總經理又拿出1萬元說:“這是獎給你兒子的,告訴他,他的爸爸是一個優秀的人。”

此時的小張已經是滿臉淚水,不知說什麼。總經理又問道:“你今年見過幾次父母?”小張說:“還沒回去過呢,沒時間啊,隻是打電話。”總經理感慨地說:“你是一個忠誠的員工,告訴他們,他們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兒子,我決定給你一個月的帶薪假期,回去好好盡孝道。”

關心員工身邊的人更容易讓他們感動,忙碌的工作讓人們難以注意到自己的存在,麵對純粹的金錢獎勵人們已經習以為常,想喚醒一顆“冰冷之心”惟有親情、愛情最為有效。精神獎勵的影響要比物質獎勵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