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高校接待工作的思考
教育管理
作者:蘇烈翠 陳亨貴
摘要:麵對蓬勃發展和競爭加劇的高等教育事業,高校通過“內提質量,外樹形象”的方式為未來贏得可持續發展機會;高校接待工作是高校管理的窗口部門。如何在任務重、責任大的新形勢下,提高接待工作質量,助推高校可持續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創新高校接待工作入手,通過分析接待工作的內涵和重要性,提出如何創新高校接待工作的四點思考。
關鍵詞:高校 創新 接待工作 思考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間的競爭加劇,各高校要在未來穩定持續發展,需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取得良好的社會聲譽,而這一切的取得需要學校在管理、教學、科研等多方麵付出諸多努力。而高校接待工作是最直接影響學校形象的工作,是高校管理的窗口部門,社會各界通過接待活動查看高校的管理、教學、科研等水平。可以說,接待工作質量的高低決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進一步開放,高校的國際國內交流日趨頻繁,接待工作量將大大提高,高校接待工作將麵臨任務重、責任大的新形勢。
1.高校接待工作的內涵
高校接待工作,是對來校檢查指導、調研考察、學習交流、出席會議等公務活動的領導或專家的接待與服務工作。從接待工作實踐來看,接待活動不是簡單的迎來送往,不是單純安排吃住行的活動,他是一項集政治、文化、禮儀於一體的工作。
接待主體不僅是領導和接待部門的人員,還應包括校內所有職能部門和教職工,人人都可能成為接待主體;接待客體具有涉及麵廣、層次豐富的特點,包含中央、省、市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和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國內外高校、企業等,還有各界社會人士;接待類型,則根據接待客體的不同,可分為接待上級來訪、下級來訪和平級來訪,也可分為國內來訪和國外來訪;接待方式,根據接待客體確定接待規格、程序和方式;從接待內容來看,是圍繞來訪者的來訪意圖,開展的各類服務工作。
高校接待工作中,需把握幾個原則。第一,政策性原則。接待工作一定程度是一項政治性工作,實施中要把握中央、省市的相關精神要求,如新時期的接待工作,就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務實節儉;第二,對等原則。接待工作應注重級別對等和接待對口的原則,根據接待禮儀,確定接待規格;第三,人性化原則,接待工作應突出以人為本,以來訪者為中心,從細節入手,開展接待服務工作,讓來訪者感受到被尊重,彰顯學校高質量、重細節的管理水平;第四,創新性原則,接待工作會因為社會發展,接待主、客體的不同等出現變化的情況,為此接待工作內容、方式等應不斷調整、創新,以適應新的要求。
2.高校接待工作的重要性
2.1 高校接待工作,影響高校社會形象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的首因效應表明,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對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接待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窗口部門,社會各界來訪者,判斷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首先是從接待工作開始的,可以說,接待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對學校管理水平高低的評價,並進一步影響學校良好形象的形成。新時期,各高校已開始注重各自形象的塑造,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學校,而接待活動,就是一種免費宣傳學校的最好機會。接待中,既可通過接待人員展示學校教職工的精神風貌,也可通過接待細節化的服務,展示學校高質量的管理水平,更可通過接待中的參觀考察,展示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上的特色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