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的管理分析(1 / 2)

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的管理分析

教育管理

作者:郭鵬飛

摘要:在當前深化經濟改革的背景下,利用好高校係統內優質的體育場館資源,對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本文針對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市場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針對性對策的提出來為其產業發展蓄力。

關鍵詞:體育場館 產業 經營管理

高校作為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才的培養基地,其本質是為社會服務的,高校自身的體育資源也不例外。鑒於高校自身具備優良的體育場館資源,更要在市場化進程中發揮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但由於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市場開放及經營管理還處於初級階段,存在著觀念、製度、管理等多方麵的不足,製約了其應有的發展。因此,加強對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市場開放的管理研究,不僅對於發揮高校體育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和盤活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發展我國體育產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高校適應市場經濟、適應體育事業發展、深化自身改革的重要內容。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利用校園網查閱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管理的文獻論著,初步掌握其發展動態及方向。

1.2訪談法

利用網絡、實地谘詢等方法與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就本研究涉及的內容進行探討。

1.3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搜集到的信息及資料進行歸納總結,掌握我省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中的基本狀況,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製約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管理的不利因素分析

首先,我省高校體育場館在數量與質量上有待提高,再加上龐大的生源,其生均場地更少。另外現有場地的類型較為單一,對外開放設施簡陋,缺失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導致高校體育場館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場地的整體利用率偏低。

其次,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管理水平低下。由於我省高校大部分為公立高校,這就導致其場館資源利用等主要以上級統籌安排為主。在管理中無法引進專業的機構和人才,社會化程度不高。由於與市場發展銜接不緊密,導致其無法發揮體育場館的市場效益。而要實現體育場館的正常運轉,需要的資金投入很大,僅靠財政撥款去維護場館的保養、使用是遠遠不夠的,更無法實現體育場館的增值、保值了。

第三,在製度保障方麵,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形成具備自身特色的場館管理體製。在場館開放管理的過程中,無法按照既定的規章製度進行管理,無形中降低了對體育場館的管理效率,最終導致高校巨大的體育資源浪費。

3. 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管理的對策分析

3.1 以人為本,提升我省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屬性

隨著我省經濟強省戰略的提出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近些年國家大力推行的全民體育健身熱潮,群眾體育參與的熱情不斷高漲。因此必須更新以往那種高校體育場館隻為教學、訓練、競賽等服務的理念。體育場館的功能要從單純的為教學、訓練服務,轉變為既能開展各類全民健身娛樂活動,又能承辦體育競賽,集競賽、訓練、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體育場館。在這裏可以舉辦各類文藝演出、商業活動等,主動創造社會效益。

其次增大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輻射能力,使其麵向廣大的工薪階層或廣大民眾。通過走出去的戰略來檢驗高校體育資源創造社會效益的能力。隻有麵向市場才能適應市場,才能發揮高校自身體育資源的市場優化配置作用,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3.2 大力開發體育場館的體育相關產業

體育場館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其服務的對象首先應該是體育領域內的各項相關產業。這些產業應是具備體育精神、價值、功能的體育類經營活動。具體來講其主要內容包括體育培訓、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器材開發、體育文化開發、體育場地租賃、運動康複等。當前我國各項體育賽事開展越來越密集,因此在賽事的舉辦及承辦方麵,高校體育場館應該大有作為。同時隨著健康體育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認可“請你吃飯不如請你流汗”,並逐漸把體育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體育在強身健體之外還發揮著諸如增強人們交流、塑造參與者良好精神素質的其他作用。應該看到高校體育場館自身的優勢所在,通過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培訓交流、體育娛樂比賽等形式來發揮自身的軟件優勢。對於那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還可以引入各種形式的廣告讚助等進行體育資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