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高校工會信息平台構建的探討(1 / 3)

對高校工會信息平台構建的探討

教育管理

作者:冉潔 陳紅岩 呂璿

摘要:為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求,加強高校工會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信息化建設使高校工會工作的工作方式和職能著實發生了變化,提升了高校工會形象,促進了高校工會工作的發展。本文將從網頁功能設計和微信平台使用兩個方麵,提出對高校工會信息平台建設的幾點想法,構建出適合於高校教職工信息獲取與交流的平台。

關鍵詞:高校工會 信息平台構建 SWOT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在我國迅猛發展。據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中國網民總數達到5.13億,手機網民達3.56億。由此可見,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必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麵。早在中國工會十四大的時候,王兆國主席就在報告中指出:“要推進工會信息化建設,加強工會信息統計工作和基礎工作”。展望未來,工會也必將跟隨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形成更有效的工作模式,否則,定會影響其功能的實現。

一直以來,高校教職工由於人數眾多、分散在多個不同學院,各類教職工自身情況複雜多樣,校工會對所要服務的教職工的信息掌握的往往不夠完整、全麵和及時;高等院校大多屬於事業部製的組織結構,各個事業部之間(包括學院之間和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係不夠,信息與資源共享程度低,協調難度較大。此外,教職工信息的更新主要來源於各學院和部門上報的書麵材料,而保存於紙質材料(或電子表格)的信息,難於進行更新、查詢、檢索、統計等日常工作,從而導致工作效率難以提高,不便於及時掌握工會會員最新情況,難以更好地發揮校工會服務教職工的功能。基於以上幾點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工會工作實現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就顯得日益迫切。

本文將對高校工會的現狀展開分析,探討如何利用現代信息係統改善工會工作,以便更好地為廣大教職工服務。

1. 建設高校工會信息平台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1.1建設高校工會信息平台的優勢分析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工會,高校工會主要具備三方麵的優勢: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現有資源和龐大的高校網絡係統來進行網絡信息化平台的建設;二是高校教職工對於網絡的使用頻率很高,願意接觸和學習新鮮事物,這對高校工會網絡信息化建設能起到相當大的助力作用;三是在我國已基本完成了全國高校W-LAN網絡的覆蓋建設。

隨著工會組織的發展與壯大,新的員工會加入到工會的工作隊伍中來。建立工會的信息平台,可以幫助新員工快速了解工會工作。對於工會的老員工,信息平台也是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好去處,通過網站,取長補短。

1.2 建設高校工會信息平台的劣勢分析

很多高校工會基本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形式重於實質,多數網站隻是淪為了一個宣傳工作的窗口,並沒有實現工會與教職工之間的實時互動交流;並且,一些工會的網站功能單一,沒有從根本上對工會工作起到便利作用;此外,工會的工作人員缺少相關的知識學習和教育培訓過程,對於建設網絡工會還比較陌生,這些都對網絡工會的建設工作增加了難度。

1.3 建設高校工會信息平台的機遇

如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已經伸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影響著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高校工會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媒介,提高工會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作為工會服務的主要對象,教職工需要及時了解與自身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更需要有一個能夠及時反映自身要求的暢通渠道。因此,他們期盼工會組織能夠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平台,通過平台反映到各有關部門,高速高質地解決教職工遇到的問題。

1.4 建設高校工會信息平台的挑戰

網絡大潮席卷而來的同時,網上的一些敏感問題、熱點問題與蓄意捏造的問題交織在一起,特別容易造成教職工群眾的思想混亂。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很容易出現思想過激者或者謀求利益者利用網絡煽動不知情的網民,從而激發矛盾。這段時間網絡上屢屢出現教師壓力過大做出過激行為事件。

2. 高校工會信息平台構建

2.1 網頁平台構建的內容

網頁平台構建的基本思路,共分為七個模塊,全麵地呈現出工會的職能、舉辦的活動、對教職工提供的服務以及彼此間的交流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