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心理教育機製探究(2 / 2)

(二)重視學校心理谘詢工作,發揮主陣地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學校心理谘詢為主陣地。學校心理谘詢是防止心理疾病、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心理谘詢可以指導學生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為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學校的管理者要加大投入,為谘詢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財、物、工作場所等方麵的保障。配備必要的辦公儀器和設備,為學生心理谘詢工作提供物質保障;確保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經費主要用於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正常運轉,以及專家谘詢、心理健康普查、設備添置、組織輔導講座、師資培訓等項目。其中要特別重視谘詢人員專業的培養,加強谘詢隊伍的建設工作。

(三)加強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訓,建設合格的師資隊伍

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是關鍵。高校要努力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幹,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專職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既要保證足夠的數量,又要堅持精幹、高效的原則。學校要把對心理健康谘詢教師的培訓工作列入師資培訓計劃,增強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要重視對學生工作幹部,特別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培訓,使他們在日常思想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嚴格全麵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備的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四)加強預防幹預機製

高校要積極建立五大預防和幹預係統。一是發現係統。每年對大一新生開展心理健康調查,對有心理疾病傾向的學生建立相關檔案,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谘詢中心進一步麵談。二是監控係統。以各班輔導員為主力,密切關注學生特別是入學時被排查出的有心理疾病傾向學生的日常心理波動,發現情況及時上報;三是幹預係統。高校的心理谘詢中心要切實做好心理疾病預防和危機幹預工作,努力降低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發生率;四是轉介係統。高校要加強與校外心理疾病治療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對需治療的學生及時送診;五是善後係統。危機過後,教育工作人員認真總結和處理後危機時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盡快恢複心理平衡,並進行跟蹤調查,盡量減少危機的後續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袁貴仁.提高認識,狠抓落實,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9

[2]高洪濤,季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機製的探索.山東省青年幹部管理學院學報,2007.7

作者簡介:

李小紅(1983—),女,陝西西安人,學士,西安文理學院文化與旅遊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