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心理教育機製探究(1 / 2)

大學生心理教育機製探究

高教論壇

作者:李小紅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基礎,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他殺事件層出不窮,文本將探索幾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切實落到實處,切實將大學生心理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全麵推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更是深化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高校培養出合格、全方麵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舉措,因此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重視和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深入了解和思考這項工作目前的現狀及工作機製。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

各高校近些年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麵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是目前來看這項工作發展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還沒有把這項工作放到應有的位置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規模和力度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二是對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務、對象、特點和規律等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研究,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還不夠。由於缺乏統一規定和明確要求,加上有的學校政策的落實不到位、製度不健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數量偏少,水平參差不齊,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四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體製與工作機製還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較普遍地存在機構不健全、編製不落實、分工不明確、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雖然許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谘詢的專門機構,但隸屬關係不夠明確,工作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不足。

二、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機製

(一)加強教育教學,發揮主渠道作用

為進一步發揮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大力開展普及型宣傳教育,通過舉辦各種宣傳教育活動使教育落到實處。

1.重視第一課堂建設,通過教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是高校履行教育職能的基本途徑。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與課堂教學的設置密切相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有良好的目標,要促進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學習和關心人,提高他們自我調適的能力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可以通過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讓學生在課堂上係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麵的知識,了解自身心理發展的規律,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課程教育的目標。另外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存在的不同問題,課程的設置還需要有所側重,要針對本年級存在的較普遍的心理問題進行相應的教育。對於剛入學的新生,課程設置應以指導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為主;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在人際交往、戀愛求職等較敏感且重要的問題上給予指導,使他們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2.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的文化藝術生活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對第一課堂的必要補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創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寬鬆理解的環境,促進學生自我認識的深化、個性的充分發展、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