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天津市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創新能力不強。對於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來說,多年的“吃熟”心理往往使企業發展後勁跟不上。主要表現在:一是創新意識較淡,企業大多從草根經濟發展起來,創業意識濃於創新意識。二是缺少創新機製,企業規範化管理程度較低,更沒有把創新納入企業發展規劃。三是自主創新意識較弱。四是許多技術創新扶持政策無法落實,享受到的以大中型企業為主,無法惠及眾多中小企業。
(三)產學研脫節現象比較明顯
缺乏聯合創新機製,科研與生產脫節現象較為明顯,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天津市雖然擁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20家左右本科高校,但大多數高校建立科技園的熱情並不高,與企業真正對接掛鉤的主動意識不強,由於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夠,優惠措施的激勵作用發揮不明顯,造成許多企業與高校合作成為短期現象。
三、天津市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天津市緊緊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這一曆史機遇,注重政府扶持手段和方式的多樣化,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各項職責服務,尋求潛在增長點,著力營造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加強政府宏觀引導,規範市場秩序
1.完善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和追蹤考核機製。加大基礎性工作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分類統計、監測、分析和發布製度,加強中小企業發展動態監控,建立國家、省、市(縣、區)四級共享網絡平台,實現數據庫、培育庫、項目庫、融資庫和信用庫一體化,為領導決策和社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建立相應的政策執行追蹤考核機製,加大對政策執行和反饋的監督力度,切實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2.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法律政策環境。進一步研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辦法和配套政策措施,做到大小企業平等對待,並對中小企業適當予以傾斜,針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製定具體細化的扶持政策。設定市場規則,加強市場準入門檻的體製改革,完善市場組織機製,建立公平競爭機製,在工商登記、市場準入、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稅費負擔、信貸融資等方麵,要努力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平等的社會地位和公平競爭的環境。
(二)引導社會資源服務中小企業發展
1.引導服務機構的市場化運作。現階段,天津市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一部分是以政府引導的事業單位,另一部分是社會上零零散散的中介服務機構,主要提供法律、投資、會計、谘詢、金融、信息、人才等服務項目。因此,一方麵要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避免“多頭管理”,打破部門、行業和地域的界限,促進各類服務機構的聯動運行。另一方麵,要堅持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原則,促進中介服務機構的配套化運作。
2.加強中小企業自助團體建設。中小企業自助團體形式主要包括行業協會、專業技術協會和金融互助協會。它既不同於政府主導下的服務,也不同於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它是中小企業按照行業間的自然特點和自願原則建立的自助體係。政府要積極引導各區域、各行業中小企業建立以業內規模企業為首的各種層次的行業協會,通過定期對市場和行業進行風險分析預測,指導和協調企業理順相互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