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材料作文“青春和生活的對削”素材運用指導(2 / 3)

經典素材:青春不是年華,而是一種心態;不是玫瑰般的臉龐,紅潤的嘴唇和敏捷的雙腿,而是堅韌的意誌、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無窮的激情;青春是生命深處的一股清泉。青春意味著勇氣多於怯懦,青春意味著喜歡冒險而討厭安逸。擁有此種品質的人之中,六十歲的老人往往多於二十歲的年輕人。沒有人隻因年齡的增長而年老,人們往往因放棄理想而年老。歲月可使肌膚長滿皺紋,但放棄激情可使心靈布滿灰塵。

——節選自(美)塞繆爾·厄爾曼《青春》

素材點撥:厄爾曼的《青春》是一篇流傳很廣且頗具世界影響力的經典作品,可作為對“青春”的辯證理解的典型性素材,當我們強調青春的精神內涵時,這是一段非常好的理論論據。同學們可以用來作為“激情”、“拚搏”、“進取”、“自信豪邁”、“希望”等等的論據。

格言素材: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深謀若穀,深交若水,深明大義,深悉小節,已然,靜舒。善寬以懷,善感以恩, 善博以浪,善精以業,這般,最佳。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怍於人,無懼於鬼,這樣,人生。

——豐子愷《不寵無驚過一生》

素材點撥:豐子愷先生是浙江桐鄉石門鎮人,師從弘一法師。中國現代漫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一位在多方麵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先生的《不寵無驚過一生》,體現了一種超然而通達的人生境界。如果要論證青春之刀和生活之刀對削後,讓人生走向成熟和豐盈的話,那麼人生真正成熟的境界就應該是豐子愷先生所描述的這種圓融境界,而不應該是走向圓滑世故的處世哲學。

【素材演練】

該怎樣向你致敬,青春?

河南濮陽油田第四高級中學

尹淩晨

青春是不老的歌,青春是嬌豔的花,青春是壯健的體魄、靚麗的容顏,青春是豪情激蕩、憧憬滿懷的至美年華,青春是享受愛情、體驗多彩的最好韶光,青春是良辰美景映照著絕代風華,青春是似水流年裏的如花美眷……這些都不錯,可在我心裏,青春不僅指人生中一段最美年華,青春更是一種精神。青春是拚搏進取的精神,青春是建功立業的豪情,青春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

青春是拚搏進取的精神。李大釗青少年時代起,就以其積極進取的姿態,為青春做了最好的詮釋。他把自己的理想和誌向同中華民族的前途與命運聯係在一起,“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激揚著“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的萬丈豪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毛澤東們,是無愧於他們的青春的。相反,一個人放棄了理想追求和進取精神,哪怕隻有20歲的生命,也已經衰老了,他已經把自己的青春消滅掉了,這絕不是我們想要的青春。

太平天國的優秀將領陳玉成,14歲參加金田起義,22歲封英王,英勇就義時年僅25歲。陳玉成雖然生命短暫,卻建立了赫赫戰功。當聯想的創始人柳傳誌追逐自己夢想的時候,已經是40歲的年齡。40歲的人,在上世紀80年代那種國家體製非常頑固、個人夢想極其壓抑的情況下追逐夢想,該需要怎樣的豪情?但正是因為這樣的主動丟掉鐵飯碗的勇氣,柳傳誌創造了偉大的聯想,創造了聯想電腦走向世界的奇跡。當青春消失,你還能堅持建功立業的豪情,你才能把自己叫做青春的榜樣!

美國著名作家塞繆爾·厄爾曼在他譽滿全球的《青春》裏寫道:“青春不是年華,而是一種心態;不是玫瑰般的臉龐,紅潤的嘴唇和敏捷的雙腿,而是堅韌的意誌、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無窮的激情;青春是生命深處的一股清泉。”沒有人隻因年齡的增長而年老,人們往往因放棄理想而年老。當李白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哀歎時,曹孟德仍“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懷有掃平天下的壯誌。當杜甫感歎歲月不居,發出“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低吟時,蘇東坡卻高唱“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壯歌。生命不息,壯心不已,這才叫作青春。

生命的萌蘖,燦爛的朝陽,愛情的故鄉,美的啟蒙者,平原上的舞蹈,天堂的音樂,人間的消息……該怎樣向你致敬,青春?我想說,即使我僅僅是青春的過客,青春卻是我永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