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材料作文“青春和生活的對削”素材運用指導(3 / 3)

【教師評點】

綜觀本文,其亮點有二:

1.素材豐富,用例對比。本文使用了古今中外大量與青春有關的例子,有名人事跡,有名人文段和格言,事跡有概括、有具體。名言有直接引用,如對李大釗名言的引用;有化用,如化用毛澤東詩詞概括他的拚搏進取精神;用例有正反對比,如李白和曹操對比、杜甫和蘇軾對比。

2.語言優美,結構圓滿。語言的造詣不可強求,如果同學們達不到優美雅致的境界,矯揉造作地羅列一些不能達意的所謂“好詞好句”,文章就如一個濃妝豔抹的村姑,不倫不類。但本文語言整散結合,唯美通暢,尤其是開頭一段和結尾一段,體現出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語言駕馭能力。本文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采用總分總結構,而且做到隨處點題,雖然超過千字,但不枝不蔓,中心明確。

青春隻是一段旅程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四高級中學 魯大偉

有很多人認為,誰的青春不瘋狂?於是“我拿青春賭明天”,於是,在燈紅酒綠中享受青春的浪漫和多彩,在放縱叛逆中肆意揮霍、大把拋棄明媚的光陰,一朝從迷夢中醒來,驀然回首,韶華已盡!

其實,青春隻是一段旅程。青春之於生活,正如滴水之於大海。在生活的汪洋裏,每個人的青春都不會壯美到遮蔽整個人生。人之有一生,正如年之有四季。四季更替,必循自然之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天錯過了播種,便不會有輝煌燦爛的金秋,也必將與恬靜自適的冬日無緣。人生循著自然之理,按照成長的節奏,在汗水和磨礪中演繹自己的青春年華,在人生的汪洋之流裏,與生活和解,和歲月共舞。我們才能在青春已過的時候,收獲豐盈的秋日和恬靜的冬天。

21歲,史鐵生在這最狂妄的年齡裏忽然失去了雙腿,隻能終生與輪椅為伴,後來又患了腎病,隻能靠透析維持生命。他的青春結束了嗎?沒有,他知道青春不是張揚揮霍壯健的身軀,而是充實精神和涵養性靈。他的肉體不再靈動,但他的精神從沒有停止過飛行。他的靈魂翱翔於生命的雲端,與天地萬物互參;他的精神悠遊於哲思的深海,與古聖先賢相親。雖然“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但他用青春的熱血扼住命運的喉嚨,和苦難共舞,向厄運抗爭,生活使他的青春卷刃了,但史鐵生也在生活的熔爐裏,把自己鍛鑄成一塊精鋼,在青春和生活的對削中,生活沒有辜負史鐵生的青春,反而成就了他豐盈厚重的人生。

但那位少年成名的方仲永,在青春的年華裏隻知道炫耀張揚,終“泯然眾人矣”。擁有青春的朋友們,青春無須張揚,青春更不要瘋狂。因為,青春隻是生命中的一段旅程。鶴發老人也有過壯麗的青春,但並不是每一個揮霍著青春的朱唇紅顏,都會有機會碾過漫漫歲月,成為智慧滿滿、丘壑在胸的華發老人。

青春與生活對削,生活才是永遠的贏家。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拿青春對抗生活,而是讓青春與生活共舞,在生活之流裏浸泡、豐盈、萌蘖、茁壯,生生不息,潛姿暗長,為多彩的生命著色,為厚重的人生奠基。這樣,才能有“善寬以懷、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業”的胸懷與誌業,才能有“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的境界與情懷,才能有“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怍於人,無懼於鬼”的淡定與安寧。

青春隻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如果三月播種,九月將有收獲。土地已經平整,種子已經發芽,剩下的事情交給漫漫人生來完成!

【教師評點】

綜觀本文,其亮點有二:

1.素材豐富,詳略有致。本文使用了大量論據,有事實論據,如方仲永的事例;有理論論據,如豐子愷的“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怍於人,無懼於鬼”的名言的引用;有詳寫,如史鐵生的典型事例,有略寫,如肆意揮霍青春的青少年朋友。

2.語言雋永,富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文章的語言不因詞藻華麗為勝,而以暢達圓潤為佳,本文議論中兼含有意蘊豐富的說理散文筆調,比如“四季更替,必循自然之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天錯過了播種,便不會有輝煌燦爛的金秋,也必將與恬靜自適的冬日無緣”等語句,言簡而意豐,富含人生哲理。雋永而深沉的語言背後是深刻的思想和思辨的張力,是對生活的細致體察與理性思索。

編輯/於智博